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腓尼基
特色能力

地中海殖民地

遊戲開場即獲得「寫作」科技 尤里卡。由腓尼基所建立且和腓尼基 首都位於同一大陸的海岸城市將維持100%的忠誠度。上船後,開拓者獲得+2 移動力及+2視野。開拓者上下船時無需額外花費 移動力。

歷史背景
腓尼基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而是獨立海洋城市的鬆散聯盟,通常由多個國王統治,並擁有共同的文化史。腓尼基人是貿易與航海專家,其書寫系統構成了大部份西方文字書寫系統的基礎。「腓尼基」這個字本身是一個希臘文辭彙。聖經當中將他們稱為「迦南人」(Caananites),源自於阿卡德語「Kinahna」。現代的考古學家相信,他們自稱為「Kena'ani」。

他們的四座主要城市(泰爾、賽達、阿凡特以及俾布勒斯)都位於黎凡特,即現為黎巴嫩與敘利亞境內的地區。根據考古學證據,俾布勒斯週邊地區有人類定居的時間將近10000年,而許多考古學家將腓尼基人出現在該地區的時間定於約自公元前3000年開始。他們早期大部份時間是受到埃及法老王統治,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們就擁有腓尼基人的身份區別。埃及與腓尼基之間的貿易記錄有助於提供一些關於其文化的最早期記錄。

腓尼基人經歷了青銅文明大陷落最糟的時期,而且令人驚訝地活得還不錯。埃及人的戰敗讓黎凡特更多地區得以擴張駐軍,範圍最遠南至今日的以色列,而腓尼基人似乎輕易地在政治真空期中佔有一席之地。他們擴張了貿易網路,並似乎開始在地中海地區進行探索與殖民計畫,為了追尋錫礦可能遠至英倫三島。希羅多德曾記錄,腓尼基船隻在此時期環繞了非洲。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他們的城市,但讓他們能夠維持貿易者的角色。羅馬人將他們東部的城市納入敘利亞行省,但讓他們能夠經營準獨立的實體。在早期羅馬人連戰皆捷的擴張期間,腓尼基的殖民地迦太基扮演著他們的強大敵手,因此在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布匿戰爭,代表羅馬開始成為地中海強權,以及腓尼基最終的隕落。

那個時代常見的將第二層槳座加到槳帆船上的設計,似乎是由腓尼基造船工人首創的。他們也向地中海週邊許多王國、帝國以及人民提供造船服務,而希羅多德記錄到,腓尼基承包商為波斯入侵希臘時造船。在歷史記錄中,通常難以判定「希臘」或「波斯」的船有哪些元素,而腓尼基打造並賣給客戶的船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建造了廣闊的港口和燈塔以協助導航,而迦太基的衛港是其中一例燦爛成就。

腓尼基在歷史記錄中是貿易巨擘,能夠讓稀有的商品(例如錫、黎巴嫩雪松以及象牙)在整個區域間流通。他們跟用骨螺製成的紫色染料有最密切的關聯,獨佔了這種豪華染料的生產。貨品來源相當多元,甚至包含伊里亞德;聖經當中證實了他們鐵匠的技術;考古學家找到了相當具有價值的鍍金青銅像,很明顯是用於儀式當中的祭品。希蘭作為傳說中索羅門聖殿的建造者,是泰爾的工匠大師。腓尼基藝術家可能在1世紀時發明了吹玻璃這種藝術形式。

腓尼基同時代的人並未對其留下太多肯定的評價,一方面對他們驚人的財富與豪奢感到驚嘆,一方面則是鄙視他們的進出口貿易事業。每個腓尼基城市彼此間關係都不太好,而腓尼基的擴張與各個城市的開拓經常讓他們跟鄰居就土地與聲望方面發生糾紛。當然,跟羅馬進行的布匿戰爭就是由這些緊張關係所導致的。

腓尼基人信奉多神教,通常跟地方眾神有所關聯,而這些神明通常有許多名字。大部份學者同意,眾神之首是至上神伊勒,而阿斯塔蒂是女神之首,他們還信仰許多地中海腓尼基領土中的其他神明。黎凡特一神教經典「聖經」的作者對腓尼基的多神信仰特別厭惡,而他們完全不掩飾這點。

但腓尼基人對歷史影響持續最久的貢獻,應當是其書寫系統。這個系統使用了不同的字形來表示一個詞的不同音素,並讓書寫者所需記住的字形較任何其他表意文字系統(例如埃及的象形文字)來得更少,這表示能夠更為輕易地教導識字。腓尼基商人將這個系統廣為流傳,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推廣至他們的貿易合作夥伴。書寫文字最早出現的蹤跡是在公元前16世紀中葉之後,而且實際出現的時間可能是在好幾世紀前。希臘文(及其後繼者)、希伯來文以及阿拉姆語(還有延伸出的阿拉伯文)全都是自腓尼基文衍生而來。請想想腓尼基文字的前兩個字母「alep」跟「bet」,再想到「alphabet」(字母)是孩子在教育中最早學到的東西之一,便能接著聯想到將你與腓尼基連結的人類歷史之鍊了。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phoenic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亞洲和非洲
規模
控制區域:約200萬平方公里
人口
鼎盛時期約有100萬人
首都
多個城邦的聯盟,沒有單一首都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phoenic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亞洲和非洲
規模
控制區域:約200萬平方公里
人口
鼎盛時期約有100萬人
首都
多個城邦的聯盟,沒有單一首都
特色能力

地中海殖民地

遊戲開場即獲得「寫作」科技 尤里卡。由腓尼基所建立且和腓尼基 首都位於同一大陸的海岸城市將維持100%的忠誠度。上船後,開拓者獲得+2 移動力及+2視野。開拓者上下船時無需額外花費 移動力。

歷史背景
腓尼基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而是獨立海洋城市的鬆散聯盟,通常由多個國王統治,並擁有共同的文化史。腓尼基人是貿易與航海專家,其書寫系統構成了大部份西方文字書寫系統的基礎。「腓尼基」這個字本身是一個希臘文辭彙。聖經當中將他們稱為「迦南人」(Caananites),源自於阿卡德語「Kinahna」。現代的考古學家相信,他們自稱為「Kena'ani」。

他們的四座主要城市(泰爾、賽達、阿凡特以及俾布勒斯)都位於黎凡特,即現為黎巴嫩與敘利亞境內的地區。根據考古學證據,俾布勒斯週邊地區有人類定居的時間將近10000年,而許多考古學家將腓尼基人出現在該地區的時間定於約自公元前3000年開始。他們早期大部份時間是受到埃及法老王統治,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們就擁有腓尼基人的身份區別。埃及與腓尼基之間的貿易記錄有助於提供一些關於其文化的最早期記錄。

腓尼基人經歷了青銅文明大陷落最糟的時期,而且令人驚訝地活得還不錯。埃及人的戰敗讓黎凡特更多地區得以擴張駐軍,範圍最遠南至今日的以色列,而腓尼基人似乎輕易地在政治真空期中佔有一席之地。他們擴張了貿易網路,並似乎開始在地中海地區進行探索與殖民計畫,為了追尋錫礦可能遠至英倫三島。希羅多德曾記錄,腓尼基船隻在此時期環繞了非洲。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他們的城市,但讓他們能夠維持貿易者的角色。羅馬人將他們東部的城市納入敘利亞行省,但讓他們能夠經營準獨立的實體。在早期羅馬人連戰皆捷的擴張期間,腓尼基的殖民地迦太基扮演著他們的強大敵手,因此在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布匿戰爭,代表羅馬開始成為地中海強權,以及腓尼基最終的隕落。

那個時代常見的將第二層槳座加到槳帆船上的設計,似乎是由腓尼基造船工人首創的。他們也向地中海週邊許多王國、帝國以及人民提供造船服務,而希羅多德記錄到,腓尼基承包商為波斯入侵希臘時造船。在歷史記錄中,通常難以判定「希臘」或「波斯」的船有哪些元素,而腓尼基打造並賣給客戶的船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建造了廣闊的港口和燈塔以協助導航,而迦太基的衛港是其中一例燦爛成就。

腓尼基在歷史記錄中是貿易巨擘,能夠讓稀有的商品(例如錫、黎巴嫩雪松以及象牙)在整個區域間流通。他們跟用骨螺製成的紫色染料有最密切的關聯,獨佔了這種豪華染料的生產。貨品來源相當多元,甚至包含伊里亞德;聖經當中證實了他們鐵匠的技術;考古學家找到了相當具有價值的鍍金青銅像,很明顯是用於儀式當中的祭品。希蘭作為傳說中索羅門聖殿的建造者,是泰爾的工匠大師。腓尼基藝術家可能在1世紀時發明了吹玻璃這種藝術形式。

腓尼基同時代的人並未對其留下太多肯定的評價,一方面對他們驚人的財富與豪奢感到驚嘆,一方面則是鄙視他們的進出口貿易事業。每個腓尼基城市彼此間關係都不太好,而腓尼基的擴張與各個城市的開拓經常讓他們跟鄰居就土地與聲望方面發生糾紛。當然,跟羅馬進行的布匿戰爭就是由這些緊張關係所導致的。

腓尼基人信奉多神教,通常跟地方眾神有所關聯,而這些神明通常有許多名字。大部份學者同意,眾神之首是至上神伊勒,而阿斯塔蒂是女神之首,他們還信仰許多地中海腓尼基領土中的其他神明。黎凡特一神教經典「聖經」的作者對腓尼基的多神信仰特別厭惡,而他們完全不掩飾這點。

但腓尼基人對歷史影響持續最久的貢獻,應當是其書寫系統。這個系統使用了不同的字形來表示一個詞的不同音素,並讓書寫者所需記住的字形較任何其他表意文字系統(例如埃及的象形文字)來得更少,這表示能夠更為輕易地教導識字。腓尼基商人將這個系統廣為流傳,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推廣至他們的貿易合作夥伴。書寫文字最早出現的蹤跡是在公元前16世紀中葉之後,而且實際出現的時間可能是在好幾世紀前。希臘文(及其後繼者)、希伯來文以及阿拉姆語(還有延伸出的阿拉伯文)全都是自腓尼基文衍生而來。請想想腓尼基文字的前兩個字母「alep」跟「bet」,再想到「alphabet」(字母)是孩子在教育中最早學到的東西之一,便能接著聯想到將你與腓尼基連結的人類歷史之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