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蒙古
特色能力

驛站

建立 貿易路線後隨即在目的地城市建立 貿易站。若在其他文明城市中建有 貿易站,則可獲得額外的外交能見度等級。只要擁有比對手更高的 外交能見度,所有蒙古單位即可獲得加倍的 戰鬥力加成。

歷史背景
在蒙古帝國的鼎盛時期,蒙古大軍的神威從東亞一路延伸至西歐,打造出了良好存續至二十世紀的帝國。若要詳實地紀錄其歷史,除了征服所帶來的恐懼之外,值得著墨的還有對轄屬各地科技與文化的整合。

我們現在所知的蒙古人是各地蒙古部落的總稱,其範圍橫跨中亞的各個草原,並且包含匈奴人(起源於西元209年)和契丹人(最早於西元4世紀出現)。

這些好戰的遊牧部落很早便發展出了騎射的技術,讓他們成為了令當地聚落與王國聞風喪膽的對手。

在歷史當中,這些所謂的蠻族部落時常匯聚成一支兇猛的大軍,是人人欲除之而後快的對手(例如漢朝的匈奴)。到了西元二世紀,在韃靼人的幫助之下,蒙古人成了中國皇帝頭痛不已的對手,以致之後的漢朝皇帝不但竭盡心思地想將他們屠戮殆盡,同時也開始修築萬里長城來抵擋防不勝防的突襲。

現今人們所知的「真」蒙古帝國始於鐵木真的統治。鐵木真在西元1162年於草原上出生,是部落首領也速該之子,他破除了過去蒙古以家族血親為主體的部落軍隊體系,打造出賞罰分明、實力至上的蒙古軍團。在間諜手段的幫助之下,鐵木真很快便擊敗了敵手,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到了1206年,他的大軍收服了西方的乃蠻、北方的蔑兒乞以及南方的党項,同年鐵木真自封為「成吉思汗」,這代表著蒙古帝國開始崛起。

這位一統蒙古的可汗即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編撰《成吉思汗法典》。這是一部統一的法典,不僅為新成立的蒙古帝國提供了基本的市政架構,當中也記載著規範帝王與平民的法規,同時闡明了各財產分配、婚嫁制度與徭役制度。

《成吉思汗法典》規定,只要保持對成吉思汗的忠貞不二,所有公民都擁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各宗教的領袖也能免除賦稅和徭役。

在成吉思汗三子元太宗窩闊台治下,可汗們成了道教、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的資助者,在首都哈拉和林廣設各宗教的寺廟與祭祀處。不久之後,隨著蒙古帝國的擴張,蒙古人也將多樣的宗教傳至各處,不但在中國資助了基督教堂的建造,還在波斯建設了佛教寺廟,甚至在俄羅斯設立了穆斯林學校。這種尊重當地傳統習俗並海納各地宗教的作為無疑是讓從屬國心甘情願接受蒙古帝國統治的好手段。

十三世紀四十年代,成吉思汗已過世多年,其孫拔都繼承了分封給其父朮赤的欽察汗國(後世又稱金帳汗國),並將領土擴張至巴爾幹半島,最後在薩萊(現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圖巴河流域附近)定都。到14世紀,蒙古帝國成為了歷史上連續版圖最遼闊的國家,幅員甚至達到3300萬平方公里。

四方征討時,蒙古戰士輕裝上陣,在征途中蒐集建造攻城梯、便橋和攻城武器的材料。每位蒙古士兵都必須自行製作並保管戰弓。為了保持如疾風般的行動速度,他們也不會駐紮在城市或鄉鎮當中,而是住在以毛氈和柳條製成,能快速組裝完畢的蒙古包當中。

然後,蒙古軍隊裝備着從帝國各處搜括的武器,擁有強大的攻城技術與赫赫威名,即使是固若金湯的都市也難以抵擋他們的進攻。

儘管並未在文化藝術方面有極大建樹,但蒙古帝國獨樹一格的體制仍然讓來自各個角落的藝術、文化與科技得以傳播至其他地方。舉例來說,旭烈兀可汗出征巴格達時便隨軍攜帶了1000名中國投石車工程師(及其家眷),並且運用這些工程師的專業技術擊垮了巴格達的城牆。不久之後,精熟於重力投石車的敘利亞人也從伊兒汗國來到中國,協助元軍對抗南宋。

蒙古軍隊在當時成了各國聞風喪膽的存在,然而就算是天下無敵的蒙古帝國,也無法承受來自於內部的動盪。隨著蒙哥可汗在1259年卒於四川,廣闊的蒙古帝國逐漸出現分裂的跡象。蒙哥死前未指定繼任者,他的子嗣和親屬便展開了爭奪帝位的大戰。

到了1271年,連番的內戰將蒙古帝國分割為四大汗國:由拔都所建立的金帳汗國統領著俄羅斯和西部草原;信仰伊斯蘭教的察合台汗國(源自於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則佔領了土耳其斯坦西部,並在接下來的五個世紀間將其疆土擴張至至中亞和現代俄羅斯、中國及阿富汗的部分區域;以伊朗為首都的伊兒汗國向中亞進發,佔領了大片土地;而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汗則滅掉中國宋朝,建立了元朝。

就在蒙古帝國即將分崩離析之時,帖木兒帶來了一絲復興的曙光。在1380至1400年間,他征服了伊朗、呼羅珊、赫拉特、巴格達、印度、亞塞拜然和安那托利亞,暫時成功統一了各自為政的各個汗國。

到了現代,蒙古帝國早已埋入歷史的塵埃,但蒙古人依舊存續。20世紀,統轄著烏茲別克地區的末代國王埃米爾·阿里木在蘇聯紅軍的進逼之下棄城而逃,成為了成吉思汗最後一位繼承王位的子孫。而其他蒙古人民則撐過了蘇維埃政權的鎮壓,在他們自己(主權仍存爭議)的獨立國家中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mongol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中亞
規模
2400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1億人口
首都
大都、哈拉和林、曲雕阿蘭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mongol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中亞
規模
2400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1億人口
首都
大都、哈拉和林、曲雕阿蘭
特色能力

驛站

建立 貿易路線後隨即在目的地城市建立 貿易站。若在其他文明城市中建有 貿易站,則可獲得額外的外交能見度等級。只要擁有比對手更高的 外交能見度,所有蒙古單位即可獲得加倍的 戰鬥力加成。

歷史背景
在蒙古帝國的鼎盛時期,蒙古大軍的神威從東亞一路延伸至西歐,打造出了良好存續至二十世紀的帝國。若要詳實地紀錄其歷史,除了征服所帶來的恐懼之外,值得著墨的還有對轄屬各地科技與文化的整合。

我們現在所知的蒙古人是各地蒙古部落的總稱,其範圍橫跨中亞的各個草原,並且包含匈奴人(起源於西元209年)和契丹人(最早於西元4世紀出現)。

這些好戰的遊牧部落很早便發展出了騎射的技術,讓他們成為了令當地聚落與王國聞風喪膽的對手。

在歷史當中,這些所謂的蠻族部落時常匯聚成一支兇猛的大軍,是人人欲除之而後快的對手(例如漢朝的匈奴)。到了西元二世紀,在韃靼人的幫助之下,蒙古人成了中國皇帝頭痛不已的對手,以致之後的漢朝皇帝不但竭盡心思地想將他們屠戮殆盡,同時也開始修築萬里長城來抵擋防不勝防的突襲。

現今人們所知的「真」蒙古帝國始於鐵木真的統治。鐵木真在西元1162年於草原上出生,是部落首領也速該之子,他破除了過去蒙古以家族血親為主體的部落軍隊體系,打造出賞罰分明、實力至上的蒙古軍團。在間諜手段的幫助之下,鐵木真很快便擊敗了敵手,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到了1206年,他的大軍收服了西方的乃蠻、北方的蔑兒乞以及南方的党項,同年鐵木真自封為「成吉思汗」,這代表著蒙古帝國開始崛起。

這位一統蒙古的可汗即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編撰《成吉思汗法典》。這是一部統一的法典,不僅為新成立的蒙古帝國提供了基本的市政架構,當中也記載著規範帝王與平民的法規,同時闡明了各財產分配、婚嫁制度與徭役制度。

《成吉思汗法典》規定,只要保持對成吉思汗的忠貞不二,所有公民都擁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各宗教的領袖也能免除賦稅和徭役。

在成吉思汗三子元太宗窩闊台治下,可汗們成了道教、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的資助者,在首都哈拉和林廣設各宗教的寺廟與祭祀處。不久之後,隨著蒙古帝國的擴張,蒙古人也將多樣的宗教傳至各處,不但在中國資助了基督教堂的建造,還在波斯建設了佛教寺廟,甚至在俄羅斯設立了穆斯林學校。這種尊重當地傳統習俗並海納各地宗教的作為無疑是讓從屬國心甘情願接受蒙古帝國統治的好手段。

十三世紀四十年代,成吉思汗已過世多年,其孫拔都繼承了分封給其父朮赤的欽察汗國(後世又稱金帳汗國),並將領土擴張至巴爾幹半島,最後在薩萊(現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圖巴河流域附近)定都。到14世紀,蒙古帝國成為了歷史上連續版圖最遼闊的國家,幅員甚至達到3300萬平方公里。

四方征討時,蒙古戰士輕裝上陣,在征途中蒐集建造攻城梯、便橋和攻城武器的材料。每位蒙古士兵都必須自行製作並保管戰弓。為了保持如疾風般的行動速度,他們也不會駐紮在城市或鄉鎮當中,而是住在以毛氈和柳條製成,能快速組裝完畢的蒙古包當中。

然後,蒙古軍隊裝備着從帝國各處搜括的武器,擁有強大的攻城技術與赫赫威名,即使是固若金湯的都市也難以抵擋他們的進攻。

儘管並未在文化藝術方面有極大建樹,但蒙古帝國獨樹一格的體制仍然讓來自各個角落的藝術、文化與科技得以傳播至其他地方。舉例來說,旭烈兀可汗出征巴格達時便隨軍攜帶了1000名中國投石車工程師(及其家眷),並且運用這些工程師的專業技術擊垮了巴格達的城牆。不久之後,精熟於重力投石車的敘利亞人也從伊兒汗國來到中國,協助元軍對抗南宋。

蒙古軍隊在當時成了各國聞風喪膽的存在,然而就算是天下無敵的蒙古帝國,也無法承受來自於內部的動盪。隨著蒙哥可汗在1259年卒於四川,廣闊的蒙古帝國逐漸出現分裂的跡象。蒙哥死前未指定繼任者,他的子嗣和親屬便展開了爭奪帝位的大戰。

到了1271年,連番的內戰將蒙古帝國分割為四大汗國:由拔都所建立的金帳汗國統領著俄羅斯和西部草原;信仰伊斯蘭教的察合台汗國(源自於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則佔領了土耳其斯坦西部,並在接下來的五個世紀間將其疆土擴張至至中亞和現代俄羅斯、中國及阿富汗的部分區域;以伊朗為首都的伊兒汗國向中亞進發,佔領了大片土地;而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汗則滅掉中國宋朝,建立了元朝。

就在蒙古帝國即將分崩離析之時,帖木兒帶來了一絲復興的曙光。在1380至1400年間,他征服了伊朗、呼羅珊、赫拉特、巴格達、印度、亞塞拜然和安那托利亞,暫時成功統一了各自為政的各個汗國。

到了現代,蒙古帝國早已埋入歷史的塵埃,但蒙古人依舊存續。20世紀,統轄著烏茲別克地區的末代國王埃米爾·阿里木在蘇聯紅軍的進逼之下棄城而逃,成為了成吉思汗最後一位繼承王位的子孫。而其他蒙古人民則撐過了蘇維埃政權的鎮壓,在他們自己(主權仍存爭議)的獨立國家中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