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阿曼妮托爾
特色能力

麥羅埃的甘達刻

如果市中心附近建有努比亞金字塔,所有區域+20% 的生產力會提升至+40%。

概要
努比亞是弓箭之國,此文明的弓箭手舉世無雙。阿曼妮托爾引領努比亞人開啟了其歷史上最偉大的重建時期,對城市規劃及區域建設也樂而不疲。
詳細方法
努比亞在研發砌磚科技時,必須積極尋找沙漠單元格。擁有此科技之後,他們便能建立城市,並在城市中心蓋起金字塔群。建在這些金字塔附近的區域將會提供更多收益,為文明的發展添磚加瓦。找尋礦山也是當務之急:歷史上埃及所享有的礦產財富都來自於努比亞,而此文明也將從礦產中得到財富。而如果他們需要保衛自己的城市,世界上最棒的遠程單位則能圓滿地完成這個任務。
歷史背景
阿曼妮托爾女王的統治時期,正是努比亞的轉捩點。這位強大的女王深受敵人敬畏和人民愛戴,她是庫施王國最後一位偉大的建設者。在一段動盪之後,阿曼妮托爾重現了弓箭之國的強盛。她的統治長久,成就不朽。

至少,這是歷史學家所拼湊起來的事實。而經過兩千年和語言消亡後,很少有關於阿曼妮托爾的書面記錄得以以卷軸或其他文獻的形式留存下來。只留下刻印在她遺留的石頭建築中的書面記載。

關於阿曼妮托爾生平最模糊的地方在於她在成為女王之前的身份。事實上,她的性格就如同謎題一般,空留後世解讀。其中一段對這位甘達刻的文摘中,描述了她在征服敵人之後將其殘忍殺害。而這究竟是來自她命令處決反叛者的實際事件,還是她對國家敵人施以正義報復的宣傳呢?

即使在當時,她作為女王的實際角色也難以說清。而對於其共同統治者納塔卡瑪尼的記錄也存在分歧,他被描繪為其丈夫或兒子,但值得慶幸的是,好險不是兩者皆是。此外,阿曼妮托爾的前任是甘達刻阿曼妮沙克圖,也就是她的婆婆(如果納塔卡瑪尼是阿曼妮托爾的丈夫),或她的親生母親(如果納塔卡瑪尼是阿曼妮托爾的兒子),或其他未知的關係。

阿曼妮托爾的模糊血緣身分在其所擁有的頭銜面前不值一提。甘達刻的頭銜(或羅馬人口中的「坎迪斯」)大體上可以翻譯為「太后」,然而此頭銜卻並不代表以年幼繼承人的名義攝政統治,甘達刻是獨立的女王,能在丈夫作為配政王的狀況下獨自統治,或者和國王以共同統治的形式統治國家。

阿曼妮托爾的統治採取的是後一種形式,納塔卡瑪尼與其平起平坐。關於她成為女王之前的生平資訊非常之少(西元前1世紀左右)。然而,在紀念碑上始終將兩位統治者描述為成年人,所以她的統治開始時很可能處於壯年時期。事實上,關於阿曼妮托爾和納塔卡瑪尼的描寫有意平等地介紹二人,尤其是在宗教建築上,這在當時還是非常罕見的。

鑒於埃及是羅馬的附庸,而兩國之間又簽訂了友好協定,當時完全沒有任何地區衝突能夠威脅到阿曼妮托爾的統治。這段相對和平的時期和聯合統治的協同自主讓阿曼妮托爾得以追逐其偉大志業,這段持續的建築時期為麥羅埃王朝帶來巨大的繁榮。其中包括建造努比亞金字塔和陵墓建築、修復麥羅埃阿蒙神廟和基礎設施工程,比如在首都附近建造蓄水池。

阿曼妮托爾重建了那帕塔的阿蒙神廟,這座神廟在二十多年前毀在羅馬侵略者的手上。而因為阿曼妮托爾的名字源自於阿蒙神的名號,我們有理由認為這項修復工程令這位元女王感到非常自豪。事實上,她的努力至少幫助博爾戈爾山恢復了部分昔日的榮光。

雖然女王很享受與羅馬的密切關係,但在數十年前對埃及(也就是說「羅馬」)展開的報復性襲擊中,阿曼妮托爾曾奪取了凱撒的銅像來作為戰利品。在野史當中便曾記載阿曼妮托爾斬下了這類雕像的頭顱,並將其埋在麥羅埃神廟的階梯底下,好讓每個努比亞人民都能踩在將那帕塔夷平的罪魁禍首頭上。(但實際上如此做的,很可能是其前任甘達刻阿曼妮瑞納斯。)無論她實際上是否參與了這個埋葬儀式,奧古斯都·凱撒的「麥羅埃頭顱」到了20世紀初才被起出,而這顆頭顱正好就埋藏在神廟階梯下方。

阿曼妮托爾的崛起過程不但存在著許多疑惑,我們對她的統治確切於何時結束也是知之甚少。某些人估計她的死亡時間大約在西元前20年。而尋寶者們很久以前就已搜刮過她在麥羅埃的陵墓。

儘管阿曼妮托爾身邊仍圍繞著許多未知謎團,她遺留下的大量建築計畫仍鼓舞著後來的甘達刻女王延續她的腳步,進而導致麥羅埃的文化和財富在2世紀間繁榮昌盛。考古學家們不斷發掘出各個能證明她影響力的例證,包括數座近期才出土,在她統治期間建造的努比亞金字塔。
icon_leader_default
提供了土地所無法提供的東西。人民因此而愛戴您。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城市規劃者
始終試圖保持每個城市擁有其最大的區域數量。尊重也以這種方式發展城市的其他文明。
icon_leader_default
提供了土地所無法提供的東西。人民因此而愛戴您。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城市規劃者
始終試圖保持每個城市擁有其最大的區域數量。尊重也以這種方式發展城市的其他文明。
特色能力

麥羅埃的甘達刻

如果市中心附近建有努比亞金字塔,所有區域+20% 的生產力會提升至+40%。

概要
努比亞是弓箭之國,此文明的弓箭手舉世無雙。阿曼妮托爾引領努比亞人開啟了其歷史上最偉大的重建時期,對城市規劃及區域建設也樂而不疲。
詳細方法
努比亞在研發砌磚科技時,必須積極尋找沙漠單元格。擁有此科技之後,他們便能建立城市,並在城市中心蓋起金字塔群。建在這些金字塔附近的區域將會提供更多收益,為文明的發展添磚加瓦。找尋礦山也是當務之急:歷史上埃及所享有的礦產財富都來自於努比亞,而此文明也將從礦產中得到財富。而如果他們需要保衛自己的城市,世界上最棒的遠程單位則能圓滿地完成這個任務。
歷史背景
阿曼妮托爾女王的統治時期,正是努比亞的轉捩點。這位強大的女王深受敵人敬畏和人民愛戴,她是庫施王國最後一位偉大的建設者。在一段動盪之後,阿曼妮托爾重現了弓箭之國的強盛。她的統治長久,成就不朽。

至少,這是歷史學家所拼湊起來的事實。而經過兩千年和語言消亡後,很少有關於阿曼妮托爾的書面記錄得以以卷軸或其他文獻的形式留存下來。只留下刻印在她遺留的石頭建築中的書面記載。

關於阿曼妮托爾生平最模糊的地方在於她在成為女王之前的身份。事實上,她的性格就如同謎題一般,空留後世解讀。其中一段對這位甘達刻的文摘中,描述了她在征服敵人之後將其殘忍殺害。而這究竟是來自她命令處決反叛者的實際事件,還是她對國家敵人施以正義報復的宣傳呢?

即使在當時,她作為女王的實際角色也難以說清。而對於其共同統治者納塔卡瑪尼的記錄也存在分歧,他被描繪為其丈夫或兒子,但值得慶幸的是,好險不是兩者皆是。此外,阿曼妮托爾的前任是甘達刻阿曼妮沙克圖,也就是她的婆婆(如果納塔卡瑪尼是阿曼妮托爾的丈夫),或她的親生母親(如果納塔卡瑪尼是阿曼妮托爾的兒子),或其他未知的關係。

阿曼妮托爾的模糊血緣身分在其所擁有的頭銜面前不值一提。甘達刻的頭銜(或羅馬人口中的「坎迪斯」)大體上可以翻譯為「太后」,然而此頭銜卻並不代表以年幼繼承人的名義攝政統治,甘達刻是獨立的女王,能在丈夫作為配政王的狀況下獨自統治,或者和國王以共同統治的形式統治國家。

阿曼妮托爾的統治採取的是後一種形式,納塔卡瑪尼與其平起平坐。關於她成為女王之前的生平資訊非常之少(西元前1世紀左右)。然而,在紀念碑上始終將兩位統治者描述為成年人,所以她的統治開始時很可能處於壯年時期。事實上,關於阿曼妮托爾和納塔卡瑪尼的描寫有意平等地介紹二人,尤其是在宗教建築上,這在當時還是非常罕見的。

鑒於埃及是羅馬的附庸,而兩國之間又簽訂了友好協定,當時完全沒有任何地區衝突能夠威脅到阿曼妮托爾的統治。這段相對和平的時期和聯合統治的協同自主讓阿曼妮托爾得以追逐其偉大志業,這段持續的建築時期為麥羅埃王朝帶來巨大的繁榮。其中包括建造努比亞金字塔和陵墓建築、修復麥羅埃阿蒙神廟和基礎設施工程,比如在首都附近建造蓄水池。

阿曼妮托爾重建了那帕塔的阿蒙神廟,這座神廟在二十多年前毀在羅馬侵略者的手上。而因為阿曼妮托爾的名字源自於阿蒙神的名號,我們有理由認為這項修復工程令這位元女王感到非常自豪。事實上,她的努力至少幫助博爾戈爾山恢復了部分昔日的榮光。

雖然女王很享受與羅馬的密切關係,但在數十年前對埃及(也就是說「羅馬」)展開的報復性襲擊中,阿曼妮托爾曾奪取了凱撒的銅像來作為戰利品。在野史當中便曾記載阿曼妮托爾斬下了這類雕像的頭顱,並將其埋在麥羅埃神廟的階梯底下,好讓每個努比亞人民都能踩在將那帕塔夷平的罪魁禍首頭上。(但實際上如此做的,很可能是其前任甘達刻阿曼妮瑞納斯。)無論她實際上是否參與了這個埋葬儀式,奧古斯都·凱撒的「麥羅埃頭顱」到了20世紀初才被起出,而這顆頭顱正好就埋藏在神廟階梯下方。

阿曼妮托爾的崛起過程不但存在著許多疑惑,我們對她的統治確切於何時結束也是知之甚少。某些人估計她的死亡時間大約在西元前20年。而尋寶者們很久以前就已搜刮過她在麥羅埃的陵墓。

儘管阿曼妮托爾身邊仍圍繞著許多未知謎團,她遺留下的大量建築計畫仍鼓舞著後來的甘達刻女王延續她的腳步,進而導致麥羅埃的文化和財富在2世紀間繁榮昌盛。考古學家們不斷發掘出各個能證明她影響力的例證,包括數座近期才出土,在她統治期間建造的努比亞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