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托米麗司
特色能力

居魯士刺客

攻擊傷兵單位時,所有單位+5 戰鬥力。消滅1個單位時,最高可治癒30生命值。

概要
托米麗司領導的斯基泰會是一個威脅,因為其可以隨時果斷迅速地發起攻擊,在遠古時期和古典時期尤其如此。好在她遵循嚴格的榮譽準則,從不會背後中傷他人;只會對那些虐待他人的人出手。
詳細方法
斯基泰人是開闊的草原和平原的主人。他們是一個純粹的軍事文明,只想定居在馬匹和其他牧場資源豐富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他們可以創建足夠的騎乘單位,並且找到合適之地來建造墳墩,墳墩是他們創建宗教的關鍵(很可能是他們祭拜萬神殿天空之神的地方)。如果你與托米麗司生活在同一片陸地上,那可得當心了——同另一文明的突襲戰爭意味著你很快也會陷入與托米麗司的戰爭。差不多就跟向兩個文明同時宣戰一樣。
歷史背景
在希羅多德、斯特拉博、波利艾努斯、卡西奧多羅斯和約丹尼斯的「歷史記錄」中都提到了古斯基泰「女王」托米麗司。法國詩人德尚在其14世紀的歌謠中把她列為九名「傑出女性」之一。儘管沒人知道她真正的樣貌,但著名的魯本斯、阿列格里尼、馬蒂亞·普雷蒂和居斯塔夫·莫羅都為她畫過像。事實上,除了希羅多德記錄的和其他人老生常談的唯一一次軍事行動外,外界對托米麗司所知甚少。

以下是希羅多德的記錄,大量轉述如下…

托米麗司是大約西元前530年斯基泰首領的遺孀,丈夫曾領導全體部落。這位女酋長至少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或可能僅僅是愚蠢的)斯帕爾伽彼賽斯,他曾指揮過一流的騎兵。同時,居魯士在阿契美尼德王朝(通常被稱為「第一波斯帝國」)掛帥;雖然他曾計劃擴展到南方,但那會使他陷入與強大埃及的衝突中,他首先需要確保東部邊界安全,在那兒常有意想不到的斯基泰人(馬薩格泰的一個分支)發生騷亂。

居魯士首先嘗試了老策略——如果不能避免動亂,那麼就聯姻。他派使者向托米麗司求婚。托米麗司明顯不是傻子,她意識到居魯士不是在向她求愛,而是在覬覦她的王國,她拒絕了。因此,居魯士行軍至錫爾河;他顯露出敵意,並下令造船。毫無疑問,他認為不只一種方式能達到目的。托米麗司派遣信使告訴他要求兩軍交戰(她想作為主人,好好招待下客人),傳信的部分內容如下「停止你們無用的造橋工作;讓我們退至離河岸三天遠的行軍距離,你和你的士兵渡河過來;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與我們接戰,也請你退至相同距離。」居魯士的參謀們商討提議在波斯交戰。

但居魯士堅信只有另一種不同的方案能取勝。在利底亞人克里索斯建議下,居魯士同意渡河行進入內陸,在斯基泰人的地盤上交戰。他在那裡安營扎寨,準備了很多蠻夷人不熟悉的佳餚美酒。由一小撮人看守,同時居魯士領著軍隊到計劃好的戰場。但事實上,軍隊只前行了一段很短的距離,然後等待著敵方埋伏的騎兵。隨後,趁他們爛醉如泥時居魯士發起進攻,大獲全勝。

戰爭就這樣發生了。由斯帕爾伽彼賽斯率領的酩酊大醉的馬薩格泰–斯基泰暴民被擊潰,片刻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大多被俘,包括托米麗司的兒子。聽聞這一重大災難後,托米麗司派出信使聲稱,她兒子是「被奸計而非武力所擒」,所以要求釋放他。居魯士拒絕了,酒醒後的斯帕爾伽彼賽斯自殺身亡(但希羅多德沒有對此進行詳述)。憤怒的母親聚集弓箭手和盟友發動戰爭。根據舊時希臘人的記錄…

「以下是我知道的交戰經過:首先兩軍對峙,向彼此射箭;隨後,箭射完了,他們用長矛短刀進行近身搏鬥;雙方持續戰鬥了一段時間,都不讓步。最終斯基泰人獲勝。波斯軍隊被大面積擊潰,居魯士在統治了29年後也在此次戰役中犧牲。女王下令尋找居魯士屍體,當找到居魯士屍體時,把居魯士的人頭浸泡在鮮血裡,在污辱居魯士屍體時說:『我還活著,在戰鬥中打敗了你,可是你用奸計害死了我的兒子,你將我摧毀了;但我實現了我的恐嚇計劃,把你的頭用血泡起來,讓你喝個夠。』很多不同的文章記載了居魯士的死亡,這個是我最為確信的版本。」

接著,斯基泰戰士首領托米麗司從「歷史」中消失了(如果她曾是歷史的一部分的話)…正如斯基泰人在幾個世紀後消失一樣。但它確實譜寫了一個母親復仇的感人故事。
icon_leader_tomyris
斯基泰斗篷為我衣,粗糙腳底為我鞋,大地為我床,飢餓讓我的食物更加鮮美。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討厭手段卑鄙之人
喜歡公佈友好關係的文明。討厭背後攻擊或宣佈突襲戰爭的文明。
icon_leader_tomyris
斯基泰斗篷為我衣,粗糙腳底為我鞋,大地為我床,飢餓讓我的食物更加鮮美。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討厭手段卑鄙之人
喜歡公佈友好關係的文明。討厭背後攻擊或宣佈突襲戰爭的文明。
特色能力

居魯士刺客

攻擊傷兵單位時,所有單位+5 戰鬥力。消滅1個單位時,最高可治癒30生命值。

概要
托米麗司領導的斯基泰會是一個威脅,因為其可以隨時果斷迅速地發起攻擊,在遠古時期和古典時期尤其如此。好在她遵循嚴格的榮譽準則,從不會背後中傷他人;只會對那些虐待他人的人出手。
詳細方法
斯基泰人是開闊的草原和平原的主人。他們是一個純粹的軍事文明,只想定居在馬匹和其他牧場資源豐富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他們可以創建足夠的騎乘單位,並且找到合適之地來建造墳墩,墳墩是他們創建宗教的關鍵(很可能是他們祭拜萬神殿天空之神的地方)。如果你與托米麗司生活在同一片陸地上,那可得當心了——同另一文明的突襲戰爭意味著你很快也會陷入與托米麗司的戰爭。差不多就跟向兩個文明同時宣戰一樣。
歷史背景
在希羅多德、斯特拉博、波利艾努斯、卡西奧多羅斯和約丹尼斯的「歷史記錄」中都提到了古斯基泰「女王」托米麗司。法國詩人德尚在其14世紀的歌謠中把她列為九名「傑出女性」之一。儘管沒人知道她真正的樣貌,但著名的魯本斯、阿列格里尼、馬蒂亞·普雷蒂和居斯塔夫·莫羅都為她畫過像。事實上,除了希羅多德記錄的和其他人老生常談的唯一一次軍事行動外,外界對托米麗司所知甚少。

以下是希羅多德的記錄,大量轉述如下…

托米麗司是大約西元前530年斯基泰首領的遺孀,丈夫曾領導全體部落。這位女酋長至少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或可能僅僅是愚蠢的)斯帕爾伽彼賽斯,他曾指揮過一流的騎兵。同時,居魯士在阿契美尼德王朝(通常被稱為「第一波斯帝國」)掛帥;雖然他曾計劃擴展到南方,但那會使他陷入與強大埃及的衝突中,他首先需要確保東部邊界安全,在那兒常有意想不到的斯基泰人(馬薩格泰的一個分支)發生騷亂。

居魯士首先嘗試了老策略——如果不能避免動亂,那麼就聯姻。他派使者向托米麗司求婚。托米麗司明顯不是傻子,她意識到居魯士不是在向她求愛,而是在覬覦她的王國,她拒絕了。因此,居魯士行軍至錫爾河;他顯露出敵意,並下令造船。毫無疑問,他認為不只一種方式能達到目的。托米麗司派遣信使告訴他要求兩軍交戰(她想作為主人,好好招待下客人),傳信的部分內容如下「停止你們無用的造橋工作;讓我們退至離河岸三天遠的行軍距離,你和你的士兵渡河過來;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與我們接戰,也請你退至相同距離。」居魯士的參謀們商討提議在波斯交戰。

但居魯士堅信只有另一種不同的方案能取勝。在利底亞人克里索斯建議下,居魯士同意渡河行進入內陸,在斯基泰人的地盤上交戰。他在那裡安營扎寨,準備了很多蠻夷人不熟悉的佳餚美酒。由一小撮人看守,同時居魯士領著軍隊到計劃好的戰場。但事實上,軍隊只前行了一段很短的距離,然後等待著敵方埋伏的騎兵。隨後,趁他們爛醉如泥時居魯士發起進攻,大獲全勝。

戰爭就這樣發生了。由斯帕爾伽彼賽斯率領的酩酊大醉的馬薩格泰–斯基泰暴民被擊潰,片刻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大多被俘,包括托米麗司的兒子。聽聞這一重大災難後,托米麗司派出信使聲稱,她兒子是「被奸計而非武力所擒」,所以要求釋放他。居魯士拒絕了,酒醒後的斯帕爾伽彼賽斯自殺身亡(但希羅多德沒有對此進行詳述)。憤怒的母親聚集弓箭手和盟友發動戰爭。根據舊時希臘人的記錄…

「以下是我知道的交戰經過:首先兩軍對峙,向彼此射箭;隨後,箭射完了,他們用長矛短刀進行近身搏鬥;雙方持續戰鬥了一段時間,都不讓步。最終斯基泰人獲勝。波斯軍隊被大面積擊潰,居魯士在統治了29年後也在此次戰役中犧牲。女王下令尋找居魯士屍體,當找到居魯士屍體時,把居魯士的人頭浸泡在鮮血裡,在污辱居魯士屍體時說:『我還活著,在戰鬥中打敗了你,可是你用奸計害死了我的兒子,你將我摧毀了;但我實現了我的恐嚇計劃,把你的頭用血泡起來,讓你喝個夠。』很多不同的文章記載了居魯士的死亡,這個是我最為確信的版本。」

接著,斯基泰戰士首領托米麗司從「歷史」中消失了(如果她曾是歷史的一部分的話)…正如斯基泰人在幾個世紀後消失一樣。但它確實譜寫了一個母親復仇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