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梯井
說明
解鎖建造者建造印度特色改良設施梯井的能力。

+1 食物、+1 住房。如果相鄰於聖地區域,+1 信仰值。如果相鄰於農場,+1 食物。隨著科技與市政的進步,將提供額外的 住房、 信仰值及 食物。旱災發生時防止 食物損失。不能建在丘陵上,不能相鄰於另一個梯井。
歷史背景
「梯井」是位於台階頂端的一口井或水池。雖然其他的地方也有這種東西,但梯井(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在印度和南亞地區最常見。印度第一個岩石開鑿的梯井大約在西元前200年左右建成,而到了600年,這種東西在整個古吉拉特地區就很常見了;學者們認為「圓柱形的磚砌水井」是青銅時代早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產物。很多古代印度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梯井,而且往往都帶有非常精緻的裝飾——有的甚至裝飾得如印度寺廟一樣精細——這顯示出他們深受市民好評。其實這不足為奇,因為這裡的乾淨水源實在是太少了。可惜的是,英屬印度的英國檢查員發現這裡的水不太衛生,於是安裝了泵和管道以此代替他們屬地上的梯井。雖然沒以前那麼好看,但採水效率卻大大提高了。
PortraitSquare
icon_improvement_stepwell

特點

特色
+1 食物
+1.0 住房
+1 信仰值(需要 封建主義)
+1 食物(需要 職業體育)

用途

建造者
PortraitSquare
icon_improvement_stepwell
說明
解鎖建造者建造印度特色改良設施梯井的能力。

+1 食物、+1 住房。如果相鄰於聖地區域,+1 信仰值。如果相鄰於農場,+1 食物。隨著科技與市政的進步,將提供額外的 住房、 信仰值及 食物。旱災發生時防止 食物損失。不能建在丘陵上,不能相鄰於另一個梯井。
歷史背景
「梯井」是位於台階頂端的一口井或水池。雖然其他的地方也有這種東西,但梯井(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在印度和南亞地區最常見。印度第一個岩石開鑿的梯井大約在西元前200年左右建成,而到了600年,這種東西在整個古吉拉特地區就很常見了;學者們認為「圓柱形的磚砌水井」是青銅時代早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產物。很多古代印度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梯井,而且往往都帶有非常精緻的裝飾——有的甚至裝飾得如印度寺廟一樣精細——這顯示出他們深受市民好評。其實這不足為奇,因為這裡的乾淨水源實在是太少了。可惜的是,英屬印度的英國檢查員發現這裡的水不太衛生,於是安裝了泵和管道以此代替他們屬地上的梯井。雖然沒以前那麼好看,但採水效率卻大大提高了。

特點

特色
+1 食物
+1.0 住房
+1 信仰值(需要 封建主義)
+1 食物(需要 職業體育)

用途

建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