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摩艾石像
說明
解鎖建造者建造摩艾石像的能力。

+1 文化值。每2個相鄰摩艾石像+1 文化值。若位於或相鄰火山灰土單元格+2 文化值。若相鄰海岸或湖泊單元格+1 文化值。隨著科技和市政樹不斷進展,可額外獲得 文化值和 旅遊業績。可以建造在平原、平原丘陵、草原、草原丘陵或火山灰土上。無法建在森林或雨林單元格旁。
歷史背景
在太平洋的拉帕努依小島上,玻利尼西亞人打造了世界上最讓人無法忘卻的偉大藝術傑作:接近一千座由巨石鑿刻的人形雕像。這些重達數噸的雕像,一個個都是從死火山的凝灰岩雕刻而來。摩艾石像的雕刻活動在島上持續了數百年,而雕刻和豎立這些石像的過程也間接地惡化了島上的生態環境。

每座摩艾石像都是從巨岩中一體成形地雕琢出來,石像的背面由一根細細的「龍骨」與原本的岩石相連接。若是在雕刻過程中發現岩石並不合適,像是硬度過高或是岩石本身有缺陷等,匠人便會立刻放棄雕刻那座摩艾石像。島上最大的摩艾石像就是在完成之前便被遺棄。之後這些石像會被運送到幾公里之外被稱為阿虎的高台上豎立起來,至於當時這些石像是用什麼方法運上去的,至今仍尚未有定論。

摩艾石像的頭上有時戴有火山渣製成的紅色帽形石柱,這種石柱稱為普卡奧,而許多摩艾石像也配有白色珊瑚製作的眼睛與黑岩製作的瞳孔。後人認為摩艾石像是按照委託雕刻它的酋長形象而打造,石像越大,代表這名酋長的瑪那越強。這也意味著酋長們所要求的石像會越來越大,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島上的人力與物力於是全被用於摩艾石像的製作當中,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島上森林被砍伐殆盡,也是島民內亂的誘因。

根據考古學跡象顯示,在摩艾石像時期之後,拉帕努依島上發生了巨大的社會動盪。一名歐洲旅行家在1722年登島時便在報告中寫道,當時阿虎上的多數摩艾石像已經傾倒。現今,這些摩艾石像已經被恢復直立,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遺產名錄。
PortraitSquare
icon_improvement_moai

特點

特色
+1 文化值
鄰接地域加成
+1 文化值來自每2個相鄰摩艾石像單元格。隨著中世紀市集的出現,之前的過時了。
+1 文化值來自每個相鄰摩艾石像單元格。需要中世紀市集。

用途

建造者
PortraitSquare
icon_improvement_moai
說明
解鎖建造者建造摩艾石像的能力。

+1 文化值。每2個相鄰摩艾石像+1 文化值。若位於或相鄰火山灰土單元格+2 文化值。若相鄰海岸或湖泊單元格+1 文化值。隨著科技和市政樹不斷進展,可額外獲得 文化值和 旅遊業績。可以建造在平原、平原丘陵、草原、草原丘陵或火山灰土上。無法建在森林或雨林單元格旁。
歷史背景
在太平洋的拉帕努依小島上,玻利尼西亞人打造了世界上最讓人無法忘卻的偉大藝術傑作:接近一千座由巨石鑿刻的人形雕像。這些重達數噸的雕像,一個個都是從死火山的凝灰岩雕刻而來。摩艾石像的雕刻活動在島上持續了數百年,而雕刻和豎立這些石像的過程也間接地惡化了島上的生態環境。

每座摩艾石像都是從巨岩中一體成形地雕琢出來,石像的背面由一根細細的「龍骨」與原本的岩石相連接。若是在雕刻過程中發現岩石並不合適,像是硬度過高或是岩石本身有缺陷等,匠人便會立刻放棄雕刻那座摩艾石像。島上最大的摩艾石像就是在完成之前便被遺棄。之後這些石像會被運送到幾公里之外被稱為阿虎的高台上豎立起來,至於當時這些石像是用什麼方法運上去的,至今仍尚未有定論。

摩艾石像的頭上有時戴有火山渣製成的紅色帽形石柱,這種石柱稱為普卡奧,而許多摩艾石像也配有白色珊瑚製作的眼睛與黑岩製作的瞳孔。後人認為摩艾石像是按照委託雕刻它的酋長形象而打造,石像越大,代表這名酋長的瑪那越強。這也意味著酋長們所要求的石像會越來越大,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島上的人力與物力於是全被用於摩艾石像的製作當中,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島上森林被砍伐殆盡,也是島民內亂的誘因。

根據考古學跡象顯示,在摩艾石像時期之後,拉帕努依島上發生了巨大的社會動盪。一名歐洲旅行家在1722年登島時便在報告中寫道,當時阿虎上的多數摩艾石像已經傾倒。現今,這些摩艾石像已經被恢復直立,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遺產名錄。

特點

特色
+1 文化值
鄰接地域加成
+1 文化值來自每2個相鄰摩艾石像單元格。隨著中世紀市集的出現,之前的過時了。
+1 文化值來自每個相鄰摩艾石像單元格。需要中世紀市集。

用途

建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