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主流文明
领袖
城邦
区域
建筑
奇观和项目
单位
单位强化
伟人
科技
市政
政体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资源
改良设施和路线
孟尼利克二世
特色能力

内阁会议

获得等同于建在丘陵上的城市所产生 信仰值15%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单位在丘陵上时+4 战斗力。

概要
孟尼利克二世擅长在丘陵上建造城市;他专注于 信仰值,能通过内阁会议提升 科技值和 文化值,从而达成宗教或文化胜利。
详细方法
孟尼利克二世的游戏风格偏重防御,以宗教和文化为基础。在丘陵地形定居后,埃塞俄比亚便能获得优势:内阁会议将为埃塞俄比亚提供等同于丘陵城市 信仰值产量15%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孟尼利克二世可在丘陵上建造独石教堂,进一步提升 信仰值。此外,孟尼利克二世在游戏中期还能生产奥罗莫骑兵,此单位在丘陵中移动时无移动力减益,能有效保护高地的修道院。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护埃塞俄比亚城市安全无虞,成为 信仰值强国。游戏后期,孟尼利克二世可使用信仰值购买考古学家,为宗教或文化胜利添砖加瓦。
历史背景
身为人中豪杰,要向朋友学习;而身为人中龙凤,则必须向敌人学习。孟尼利克二世原名萨赫勒·米里亚姆,1844年8月17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谢瓦。孟尼利克孩提时,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入侵了谢瓦地区,杀死了他的父亲海尔·马拉科特王子。特沃德罗斯并没有没有斩草除根,将海尔·马拉科特的血脉彻底终结,而是把小米里亚姆带回了马格达拉的宫廷。但生存的代价是失去自由——他是一个政治人质,在软禁中长大。但特沃德罗斯也并没有把米里亚姆关在某个偏远的塔楼上,而是将他视为己出,与他的亲生子女一同生活。在这段时间里,米里亚姆从特沃德罗斯身上学习治国之道,最终理解甚至继承了特沃德罗斯统一埃塞俄比亚的志向。但是,他内心仍然渴望着自由。1865年,他在其他谢瓦人质的帮助下逃出了宫廷。

米里亚姆回到谢瓦,现任统治者仓皇逃走。归国的王子兵不血刃地重夺王位,登基为谢瓦国王。但他的志向并不仅仅在谢瓦一处。他在观察特沃德罗斯,并耐心地等待。即使1868年特沃德罗斯皇帝去世时,他仍按兵不动。他知道,如果要成为下一任皇帝,就必须获得支持。要打造一个现代且统一的埃塞俄比亚,盟友也必不可少。正是基于这些考量,他与谢瓦附近的王国广泛建交。后来,皇帝约翰尼斯四世面临两难境地,北边有埃及的欧洲殖民者,西边有苏丹的基督教宗教运动。这时,米里亚姆感觉时机已经成熟。

1889年11月3日,米里亚姆加冕皇帝,以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之子为孟尼利克一世为灵感,改名孟尼利克二世。他希望这个名字能带来好运,让国家长治久安,埃塞俄比亚人民过上繁荣幸福的生活。

登基之后,孟尼利克首先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意大利人的侵犯。意大利人在英国人面前的两面派为自己“争得”了红海海岸(英国也希望在自己新获得的埃及和法国殖民地索马里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孟尼利克与意大利人谈判并签署《武恰莱条约》。此条约的目的仅仅是把新建立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交给意大利;然而双方却对条款存在重大误解,意大利人单方面认为埃塞俄比亚已是自己的保护国。孟尼利克尝试和平解决此争议,但最终仍不得已拒绝承认该条约,并为保卫埃塞俄比亚而战。几次小规模战斗后,意大利人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孟尼利克和埃塞俄比亚笑到了最后。这场战役之后,他通过谈判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进一步确立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

阿杜瓦战役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前,欧洲国家认为自己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更优越。但现在一个非洲国家却成功抵御了欧洲的殖民。而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人民都注意到了这次成功的反殖民活动。全球殖民主义开始走向末路。

独立条约签署完毕后,孟尼利克便开始振兴埃塞俄比亚,将其打造成拥有极强个性特征的强国。他在奥罗莫人控制的土地上建造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并发布国家通用货币。孟尼利克下令修建学校、建造铁路,让旅行更加方便舒适,进一步发展国家基础设施。他还建立了邮政和电报系统,让人们能够通信往来。孟尼利克希望自己的国家获得真切的繁荣与发展。由于广结联盟,他将自己的国土大幅扩大,几乎与今日的国土面积不相上下。

然而孟尼利克知道,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处于压迫之下,因此决心让他们拥有翻身的机会。他积极镇压并最终捣毁了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奴隶贸易。虽然过去的统治者已宣布奴隶买卖为非法活动,但孟尼利克仍然用断肢的铁腕手段惩罚了奴隶贩子,捣毁奴隶贸易城镇。虽然无力改变国内所有人的想法,但他也要为国家播下现代文明的种子。但这种颇具前瞻性的思想却并未使埃塞俄比亚国内少数族裔的景况有所改观。部分少数族裔认为孟尼利克所属的阿姆哈拉族独揽国家大权,这也为他本人招来了不少非议。

孟尼利克曾有过三次婚姻。逃离特沃德罗斯皇帝的掌控时,他离开了第一任妻子。并不确定这次分别是否让他们暗自伤怀,因为两人不久后便分别再婚。在与第一任妻子“离婚”的同一年,孟尼利克与沃泽尔·贝法娜·沃尔德·迈克尔结婚。孟尼利克深爱这位女子。但此女多次被控犯有叛国罪,孟尼利克也因此被迫与她离婚。尽管叛国指控不断,但孟尼利克对她的爱仍坚贞不渝,直到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塔伊图·贝图尔结婚。直到去世,孟尼利克都和第三任妻子在一起。塔伊图是位公认的女强人,甚至二人结婚前便已颇具影响力。

1909年,孟尼利克中风,徒留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皇后代为管理政事,直到继承人拉斯·比特瓦德·特沙玛接过皇位。然而拉斯的统治并不长久,高官们组成了委员会接管政权,直到1913年孟尼利克去世。皇后没有受邀参与议会问政,这也让她颇有微词。孟尼利克的葬礼安静而突然。没有宣布,没有仪式,埃塞俄比亚最值得纪念的统治者之一就此悄无声息离开人世。他留下的遗产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它的特征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得以留存。而近年来,也有埃塞俄比亚少数族裔将孟尼利克的统治史比作阿姆哈拉族沙文主义统治。
icon_leader_default
如果远方的列强想来瓜分非洲,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特点

文明

偏好

议程
埃塞俄比亚高地
喜欢在丘陵之上或丘陵周边建造城市,并且喜欢将丘陵附近区域让给他的文明。讨厌同样围绕丘陵进行发展的文明。
宗教
icon_leader_default
如果远方的列强想来瓜分非洲,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特点

文明

偏好

议程
埃塞俄比亚高地
喜欢在丘陵之上或丘陵周边建造城市,并且喜欢将丘陵附近区域让给他的文明。讨厌同样围绕丘陵进行发展的文明。
宗教
特色能力

内阁会议

获得等同于建在丘陵上的城市所产生 信仰值15%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单位在丘陵上时+4 战斗力。

概要
孟尼利克二世擅长在丘陵上建造城市;他专注于 信仰值,能通过内阁会议提升 科技值和 文化值,从而达成宗教或文化胜利。
详细方法
孟尼利克二世的游戏风格偏重防御,以宗教和文化为基础。在丘陵地形定居后,埃塞俄比亚便能获得优势:内阁会议将为埃塞俄比亚提供等同于丘陵城市 信仰值产量15%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孟尼利克二世可在丘陵上建造独石教堂,进一步提升 信仰值。此外,孟尼利克二世在游戏中期还能生产奥罗莫骑兵,此单位在丘陵中移动时无移动力减益,能有效保护高地的修道院。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护埃塞俄比亚城市安全无虞,成为 信仰值强国。游戏后期,孟尼利克二世可使用信仰值购买考古学家,为宗教或文化胜利添砖加瓦。
历史背景
身为人中豪杰,要向朋友学习;而身为人中龙凤,则必须向敌人学习。孟尼利克二世原名萨赫勒·米里亚姆,1844年8月17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谢瓦。孟尼利克孩提时,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入侵了谢瓦地区,杀死了他的父亲海尔·马拉科特王子。特沃德罗斯并没有没有斩草除根,将海尔·马拉科特的血脉彻底终结,而是把小米里亚姆带回了马格达拉的宫廷。但生存的代价是失去自由——他是一个政治人质,在软禁中长大。但特沃德罗斯也并没有把米里亚姆关在某个偏远的塔楼上,而是将他视为己出,与他的亲生子女一同生活。在这段时间里,米里亚姆从特沃德罗斯身上学习治国之道,最终理解甚至继承了特沃德罗斯统一埃塞俄比亚的志向。但是,他内心仍然渴望着自由。1865年,他在其他谢瓦人质的帮助下逃出了宫廷。

米里亚姆回到谢瓦,现任统治者仓皇逃走。归国的王子兵不血刃地重夺王位,登基为谢瓦国王。但他的志向并不仅仅在谢瓦一处。他在观察特沃德罗斯,并耐心地等待。即使1868年特沃德罗斯皇帝去世时,他仍按兵不动。他知道,如果要成为下一任皇帝,就必须获得支持。要打造一个现代且统一的埃塞俄比亚,盟友也必不可少。正是基于这些考量,他与谢瓦附近的王国广泛建交。后来,皇帝约翰尼斯四世面临两难境地,北边有埃及的欧洲殖民者,西边有苏丹的基督教宗教运动。这时,米里亚姆感觉时机已经成熟。

1889年11月3日,米里亚姆加冕皇帝,以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之子为孟尼利克一世为灵感,改名孟尼利克二世。他希望这个名字能带来好运,让国家长治久安,埃塞俄比亚人民过上繁荣幸福的生活。

登基之后,孟尼利克首先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意大利人的侵犯。意大利人在英国人面前的两面派为自己“争得”了红海海岸(英国也希望在自己新获得的埃及和法国殖民地索马里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孟尼利克与意大利人谈判并签署《武恰莱条约》。此条约的目的仅仅是把新建立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交给意大利;然而双方却对条款存在重大误解,意大利人单方面认为埃塞俄比亚已是自己的保护国。孟尼利克尝试和平解决此争议,但最终仍不得已拒绝承认该条约,并为保卫埃塞俄比亚而战。几次小规模战斗后,意大利人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孟尼利克和埃塞俄比亚笑到了最后。这场战役之后,他通过谈判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进一步确立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

阿杜瓦战役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前,欧洲国家认为自己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更优越。但现在一个非洲国家却成功抵御了欧洲的殖民。而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人民都注意到了这次成功的反殖民活动。全球殖民主义开始走向末路。

独立条约签署完毕后,孟尼利克便开始振兴埃塞俄比亚,将其打造成拥有极强个性特征的强国。他在奥罗莫人控制的土地上建造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并发布国家通用货币。孟尼利克下令修建学校、建造铁路,让旅行更加方便舒适,进一步发展国家基础设施。他还建立了邮政和电报系统,让人们能够通信往来。孟尼利克希望自己的国家获得真切的繁荣与发展。由于广结联盟,他将自己的国土大幅扩大,几乎与今日的国土面积不相上下。

然而孟尼利克知道,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处于压迫之下,因此决心让他们拥有翻身的机会。他积极镇压并最终捣毁了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奴隶贸易。虽然过去的统治者已宣布奴隶买卖为非法活动,但孟尼利克仍然用断肢的铁腕手段惩罚了奴隶贩子,捣毁奴隶贸易城镇。虽然无力改变国内所有人的想法,但他也要为国家播下现代文明的种子。但这种颇具前瞻性的思想却并未使埃塞俄比亚国内少数族裔的景况有所改观。部分少数族裔认为孟尼利克所属的阿姆哈拉族独揽国家大权,这也为他本人招来了不少非议。

孟尼利克曾有过三次婚姻。逃离特沃德罗斯皇帝的掌控时,他离开了第一任妻子。并不确定这次分别是否让他们暗自伤怀,因为两人不久后便分别再婚。在与第一任妻子“离婚”的同一年,孟尼利克与沃泽尔·贝法娜·沃尔德·迈克尔结婚。孟尼利克深爱这位女子。但此女多次被控犯有叛国罪,孟尼利克也因此被迫与她离婚。尽管叛国指控不断,但孟尼利克对她的爱仍坚贞不渝,直到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塔伊图·贝图尔结婚。直到去世,孟尼利克都和第三任妻子在一起。塔伊图是位公认的女强人,甚至二人结婚前便已颇具影响力。

1909年,孟尼利克中风,徒留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皇后代为管理政事,直到继承人拉斯·比特瓦德·特沙玛接过皇位。然而拉斯的统治并不长久,高官们组成了委员会接管政权,直到1913年孟尼利克去世。皇后没有受邀参与议会问政,这也让她颇有微词。孟尼利克的葬礼安静而突然。没有宣布,没有仪式,埃塞俄比亚最值得纪念的统治者之一就此悄无声息离开人世。他留下的遗产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它的特征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得以留存。而近年来,也有埃塞俄比亚少数族裔将孟尼利克的统治史比作阿姆哈拉族沙文主义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