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佩德羅二世
特色能力

寬宏大量

招募或贊助一位 偉人後,將返還20% 偉人點數消耗。

概要
佩德羅對偉人的狂熱與秦始皇對奇觀的狂熱不相上下。
詳細方法
佩德羅總是能從位於雨林的國土上發起對偉人的強力競爭。對巴西而言,在四周的雨林選擇合適的單元格建立區域是十分重要的決定,不過一旦做出正確選擇,他們的城市將會成為 信仰值、 文化值和 金幣的強大生產者:這都對獲得偉人有利。舉行狂歡節也能讓他們獲得更多偉人。如果狂歡節著重於大藝術家,他們能略微接近文化勝利,但產生偉人能讓他們快速走向勝利。
歷史背景
這位未來皇帝出生時的名字為佩德羅•阿爾坎塔拉•喬恩•卡洛斯•萊奧波爾多•薩爾瓦多•比標諾•法蘭西斯科•澤維爾德•保拉•雷卡蒂爾•米格爾•加布里埃爾•拉斐爾•貢薩加,他是布拉甘薩家族的一員,他們是葡萄牙統治者的皇室家族;就叫他佩德羅二世好了。他於1825年十二月出生在里約熱內盧(實際上他是第一位出生在巴西的巴西統治者),父親是佩德羅一世,母親是奧地利人,但在佩德羅一歲時,母親去世了;一個接一個的家庭女教師和監護人撫養他長大,並對他進行傳統教育。通過每天高強度的學習和悉心照顧,他被培養出和他父親衝動與不負責任的性格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和品格。他的幼時教育影響了他一生:他總是很威嚴的樣子,看起來很冷漠,他的鎮靜和不苟言笑令人印象深刻。

佩德羅二世是佩德羅一世唯一的兒子,在他5歲時,佩德羅一世退位,老佩德羅支持兒子去追求歐洲王室統治權。巴西經受住了9年動蕩的攝政時期,直到1840年,14歲的佩羅德正式登基。這位少年立即為國家事務起到了積極作用,毫無疑問,這讓腐敗的政客、種植園主和軍官心神不寧。他認為自己應該扮演政治仲裁者的角色,在解決地方黨派政治紛爭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佩德羅二世統治時期,管理了超過36個不同內閣,他自己挑選出的精明能幹的顧問和部長為他提供了極大幫助,所以在職期間,他得到了廣泛的公眾支持。通過精明地輪流支持自由黨和保守黨,他確保了雙方在其領導下享有相對平等的時間來管理國家,在兩者之間(基本上)實現和平有序的過渡。

巴西需要實現現代化以確保在世界的合法地位,這讓佩德羅二世有機會追求自己的理念。佩德羅直接或通過內閣倡導建設巴西第一條鋪設道路,連接從里約熱內盧到茹伊斯迪福拉的聯合電子工業區;建設了從桑托斯到聖保羅的第一條蒸汽鐵路;1877年開通了第一個電話業務;參與鋪設了第一條巴西–歐洲海底電纜;發行了巴西第一張郵票。他預料到了工業時代對咖啡的依賴,於是鼓勵生產咖啡而不是糖…但人們對糖也十分上癮。他的確越來越受愛戴,主要因為每個巴西人都變得越來越富有了,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甚至亞馬遜沿岸居住在小棚屋裡的居民都感受到了這種繁榮昌盛。

巴西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並不太好,因為一些國家對巴西驚人的經濟增長和日益增加的政治影響力表示「擔心」。兩件小事導致英國第一個發佈了最後通牒,隨後命令皇家海軍扣留巴西商船作為賠償。佩德羅拒絕同意這種恃強欺弱的行為,動員自己的軍隊做好準備抵抗境內的英國軍隊;英國政府的立場立刻溫和了下來,提議通過國際仲裁進行和平解決。在那之後馬上,佩德羅投入到與烏拉圭的戰爭中(一年後以巴西佔領了薩拉托和帕桑杜城而告終)。一但衝突解決,巴拉圭馬上入侵;這場作為結果而發生的代價昂貴的「巴拉圭戰爭」持續到了1870年,以巴西的無條件勝利而告終。通過談判,解決了與天主教教會的衝突(1872至1875年),但讓佩德羅失去了牧師的支持。

然而,對於英國的外交勝利、對於烏拉圭和巴拉圭的軍事勝利使佩德羅二世受到了巴西普通民眾的歡迎。他開始試圖利用這種歡迎聲勢來解決他長期忍受的遺留問題—解放巴西奴隸。這位皇帝認為奴隸制是巴西進入「現代化」的最後的重大障礙,也是「對上帝的冒犯」。1840年,他釋放了自己的奴隸,1850年他以退位來威脅立法機構宣佈大西洋奴隸貿易是非法的,立法機構很快照做了。佩德羅二世意識到突然廢除奴隸制會破壞巴西經濟,他認為逐漸根除奴隸制比直接連根拔起帶來的傷害小。1871年,他監督制定了《自由出生法》,通過該法令,所有女性奴隸生育的後代都被視為這個國家生來就自由的公民。接下來的幾年間,一系列爭議較少的法律為巴西奴隸獲得了更多權利,1888年,奴隸最終得到了徹底解放。後來,種植園主對君主政體的支持減弱,這成了佩德羅最終葬送自己的禍根。

佩德羅二世是位學者,他在自己的權利範圍內不遺餘力地資助巴西的教育、藝術和科學。他比同時代的大多數統治者,甚至比大多數人都更加聰明。他贏得了達爾文、巴斯德和尼采等學者的尊重,是全世界藝術家和作家的朋友。佩德羅二世與朗費羅、愛默生和法官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都有書信往來,1876年他成為了第一位訪問美國的外國元首,他從舊金山到紐奧良,再到華盛頓,遊遍了整個美國。他的率真、見識和親和力給老百姓和政治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報紙稱他的旅行為「純粹的勝利」。

佩德羅在人民的愛戴中似乎高枕無憂,於是他繼續放縱自己四處遊玩。隨後,他去歐洲遊玩了三次,並長期待在美國旅行。由於長期不在國內,他發現自己越來越遠離由他一手打造的巴西社會的各種層面,也就是希望改善社會地位的中產階級和新一代有自由思想的學生。他也不再獲得牧師、上流社會或軍隊的堅定支持。雖然人們仍然愛戴他,但表達的方式卻很奇怪,1889年十一月,一場非暴力的軍事政變迫使他退位,並支持成立了一個共和國(持續時間不長)。年老體衰的佩德羅被迫流亡歐洲,兩年後在巴黎去世。與巴西不同,法國為這位「百姓的父親」舉行了國葬;1925年,佩德羅遺體運回祖國,埋葬在他曾經資助修建的彼得羅波利斯大教堂裡。
icon_leader_pedro
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項任務比塑造青年思想、打造未來棟梁之材更高尚。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藝術贊助人
會儘可能招募 偉人。喜歡不爭奪 偉人的文明。討厭在爭奪 偉人時輸給其他文明。
宗教
icon_leader_pedro
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項任務比塑造青年思想、打造未來棟梁之材更高尚。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藝術贊助人
會儘可能招募 偉人。喜歡不爭奪 偉人的文明。討厭在爭奪 偉人時輸給其他文明。
宗教
特色能力

寬宏大量

招募或贊助一位 偉人後,將返還20% 偉人點數消耗。

概要
佩德羅對偉人的狂熱與秦始皇對奇觀的狂熱不相上下。
詳細方法
佩德羅總是能從位於雨林的國土上發起對偉人的強力競爭。對巴西而言,在四周的雨林選擇合適的單元格建立區域是十分重要的決定,不過一旦做出正確選擇,他們的城市將會成為 信仰值、 文化值和 金幣的強大生產者:這都對獲得偉人有利。舉行狂歡節也能讓他們獲得更多偉人。如果狂歡節著重於大藝術家,他們能略微接近文化勝利,但產生偉人能讓他們快速走向勝利。
歷史背景
這位未來皇帝出生時的名字為佩德羅•阿爾坎塔拉•喬恩•卡洛斯•萊奧波爾多•薩爾瓦多•比標諾•法蘭西斯科•澤維爾德•保拉•雷卡蒂爾•米格爾•加布里埃爾•拉斐爾•貢薩加,他是布拉甘薩家族的一員,他們是葡萄牙統治者的皇室家族;就叫他佩德羅二世好了。他於1825年十二月出生在里約熱內盧(實際上他是第一位出生在巴西的巴西統治者),父親是佩德羅一世,母親是奧地利人,但在佩德羅一歲時,母親去世了;一個接一個的家庭女教師和監護人撫養他長大,並對他進行傳統教育。通過每天高強度的學習和悉心照顧,他被培養出和他父親衝動與不負責任的性格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和品格。他的幼時教育影響了他一生:他總是很威嚴的樣子,看起來很冷漠,他的鎮靜和不苟言笑令人印象深刻。

佩德羅二世是佩德羅一世唯一的兒子,在他5歲時,佩德羅一世退位,老佩德羅支持兒子去追求歐洲王室統治權。巴西經受住了9年動蕩的攝政時期,直到1840年,14歲的佩羅德正式登基。這位少年立即為國家事務起到了積極作用,毫無疑問,這讓腐敗的政客、種植園主和軍官心神不寧。他認為自己應該扮演政治仲裁者的角色,在解決地方黨派政治紛爭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佩德羅二世統治時期,管理了超過36個不同內閣,他自己挑選出的精明能幹的顧問和部長為他提供了極大幫助,所以在職期間,他得到了廣泛的公眾支持。通過精明地輪流支持自由黨和保守黨,他確保了雙方在其領導下享有相對平等的時間來管理國家,在兩者之間(基本上)實現和平有序的過渡。

巴西需要實現現代化以確保在世界的合法地位,這讓佩德羅二世有機會追求自己的理念。佩德羅直接或通過內閣倡導建設巴西第一條鋪設道路,連接從里約熱內盧到茹伊斯迪福拉的聯合電子工業區;建設了從桑托斯到聖保羅的第一條蒸汽鐵路;1877年開通了第一個電話業務;參與鋪設了第一條巴西–歐洲海底電纜;發行了巴西第一張郵票。他預料到了工業時代對咖啡的依賴,於是鼓勵生產咖啡而不是糖…但人們對糖也十分上癮。他的確越來越受愛戴,主要因為每個巴西人都變得越來越富有了,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甚至亞馬遜沿岸居住在小棚屋裡的居民都感受到了這種繁榮昌盛。

巴西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並不太好,因為一些國家對巴西驚人的經濟增長和日益增加的政治影響力表示「擔心」。兩件小事導致英國第一個發佈了最後通牒,隨後命令皇家海軍扣留巴西商船作為賠償。佩德羅拒絕同意這種恃強欺弱的行為,動員自己的軍隊做好準備抵抗境內的英國軍隊;英國政府的立場立刻溫和了下來,提議通過國際仲裁進行和平解決。在那之後馬上,佩德羅投入到與烏拉圭的戰爭中(一年後以巴西佔領了薩拉托和帕桑杜城而告終)。一但衝突解決,巴拉圭馬上入侵;這場作為結果而發生的代價昂貴的「巴拉圭戰爭」持續到了1870年,以巴西的無條件勝利而告終。通過談判,解決了與天主教教會的衝突(1872至1875年),但讓佩德羅失去了牧師的支持。

然而,對於英國的外交勝利、對於烏拉圭和巴拉圭的軍事勝利使佩德羅二世受到了巴西普通民眾的歡迎。他開始試圖利用這種歡迎聲勢來解決他長期忍受的遺留問題—解放巴西奴隸。這位皇帝認為奴隸制是巴西進入「現代化」的最後的重大障礙,也是「對上帝的冒犯」。1840年,他釋放了自己的奴隸,1850年他以退位來威脅立法機構宣佈大西洋奴隸貿易是非法的,立法機構很快照做了。佩德羅二世意識到突然廢除奴隸制會破壞巴西經濟,他認為逐漸根除奴隸制比直接連根拔起帶來的傷害小。1871年,他監督制定了《自由出生法》,通過該法令,所有女性奴隸生育的後代都被視為這個國家生來就自由的公民。接下來的幾年間,一系列爭議較少的法律為巴西奴隸獲得了更多權利,1888年,奴隸最終得到了徹底解放。後來,種植園主對君主政體的支持減弱,這成了佩德羅最終葬送自己的禍根。

佩德羅二世是位學者,他在自己的權利範圍內不遺餘力地資助巴西的教育、藝術和科學。他比同時代的大多數統治者,甚至比大多數人都更加聰明。他贏得了達爾文、巴斯德和尼采等學者的尊重,是全世界藝術家和作家的朋友。佩德羅二世與朗費羅、愛默生和法官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都有書信往來,1876年他成為了第一位訪問美國的外國元首,他從舊金山到紐奧良,再到華盛頓,遊遍了整個美國。他的率真、見識和親和力給老百姓和政治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報紙稱他的旅行為「純粹的勝利」。

佩德羅在人民的愛戴中似乎高枕無憂,於是他繼續放縱自己四處遊玩。隨後,他去歐洲遊玩了三次,並長期待在美國旅行。由於長期不在國內,他發現自己越來越遠離由他一手打造的巴西社會的各種層面,也就是希望改善社會地位的中產階級和新一代有自由思想的學生。他也不再獲得牧師、上流社會或軍隊的堅定支持。雖然人們仍然愛戴他,但表達的方式卻很奇怪,1889年十一月,一場非暴力的軍事政變迫使他退位,並支持成立了一個共和國(持續時間不長)。年老體衰的佩德羅被迫流亡歐洲,兩年後在巴黎去世。與巴西不同,法國為這位「百姓的父親」舉行了國葬;1925年,佩德羅遺體運回祖國,埋葬在他曾經資助修建的彼得羅波利斯大教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