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恩津加·姆班德
特色能力

恩東戈和馬塔姆巴的女王

若城市和你的 首都位於同個大陸上,則獲得+10%收益(包括你的 首都本身),若位於其他大陸則-15%。

概要
扮演恩津加·姆班德時,待在自己首都所在的大陸才是成功關鍵。
詳細方法
剛果人恩津加·姆班德想要成為她家鄉大陸的超級強國。她在家鄉的額外收益與精神實體能力相結合,為她的文化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奧姆本巴會幫助她征服任何進入她家鄉大陸的文明。姆班扎則會幫助她的城市發展和繁榮。
歷史背景
無論是對安哥拉獨立運動,還是對早期非洲殖民主義歷史而言,恩津加·姆班德是都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她奮力為自己發聲(並且努力建造由自己統治的王國),不斷周旋於各王國之間,挑動歐洲列強相互爭鬥。

1480年代,葡萄牙人到達了剛果。他們發現了剛果王國,一個自14世紀起便掌權的民選君主政體。傳教士們在剛果建了學校,實行與當地信仰融合的宗教實踐,並在10年內為國王完成受洗。奴隸制則是當地更為複雜的問題,此處長期實行奴隸制,他們會將戰爭或劫掠中抓來的人帶到首都,強迫他們定居和勞動。葡萄牙人在聖多美建造了種植園後,剛果便和他們簽訂了獨家的貿易協議,為他們供應俘虜來充當奴隸勞動力。久而久之,剛果便與葡萄牙結成了一個不算穩定的聯盟。

然而葡萄牙人卻看不慣剛果在奴隸貿易上的壟斷地位,而阿方索(本名姆文巴·恩津加)呼籲要結束與葡萄牙人的奴隸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姆文巴並非主張結束奴隸制,也不是在抗議帝國的侵略,只是因為葡萄牙人沒有遵守他們的協議條款。這一問題導致葡萄牙轉往鄰國紮營,既作為貿易營地,也作為突襲營地。

數十年後,奴隸販子曾經覬覦的剛果邊境地區現在卻成為其潛在合作夥伴。恩東戈就是其中之一。1590年,它和葡萄牙人及其剛果盟友開戰,同時還遭受一群人稱因班加拉人的兇猛雇傭兵襲擊。在戰事開始惡化時,一位貴族發動了政變,驅逐了許多王室成員,其中就包括恩津加,她逃到了附近的馬塔姆巴王國。但恩東戈的新領袖卻發現自己能用得上恩津加的政治敏銳度和人脈關係,於是便徵召她前去與葡萄牙人談判。

恩津加的才能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故意違抗葡萄牙的規範,拒絕在談判中扮演順從的角色,而且更穿著當地的高級服飾,試圖將自己展現成某個女王,而不是尋常臣民。當葡萄牙人要她坐在地上時,她讓隨從充當她的椅子。她在洗禮的議題上咬住不放,用來作為談判的條件。最後,她達成了和平協定。

但這樣的和平並不持久。因班加拉人渴望獲得更多的領土,他們無視葡萄牙人和恩東戈人繼續點燃戰火。在國內危機日益加深之時,恩東戈的國王去世,恩津加帶著她眾多的政治和戰略盟友們同心協力,期望能接管這個國家。然而葡萄牙人懼怕她的氣勢,不願承認她的身分,要求她臣服於他們挑選的傀儡國王。恩津加拒絕了,並逃跑加入了叛軍——也就是因班加拉人。她加入了叛軍組織,用高度軍國主義的手段組成了一支新軍隊。就這樣,她橫掃了這片地區,雖然沒能拿下整個恩東戈,但也佔據了馬塔姆巴。她利用馬塔姆巴的有利位置,與荷蘭商人建立了獨立的貿易關係,用奴隸來換取反抗軍需要的經費,更與荷蘭人和剛果人建立聯盟對抗葡萄牙人。

戰爭曠日廢時,葡萄牙人最終趕走了荷蘭人,但與此同時,卻又跟西班牙打了起來。1656年,歷經多年戰火後,兩個宿敵終於達成了和平協定——葡萄牙獲得大量非洲沿海地區的掌控權,而恩津加則獲得了奴隸貿易的壟斷權。直到很多年後,歐洲人才再次試圖要入侵非洲內陸。

作為反抗葡萄牙人的勢力,她如今被後世人們所銘記,並經常出現在安哥拉內戰的記錄中。
icon_leader_default
試試看命運會將你帶向何處。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去殖民化
喜歡那些未殖民她所在大陸的文明。不喜歡在其故鄉大陸殖民的文明。
icon_leader_default
試試看命運會將你帶向何處。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去殖民化
喜歡那些未殖民她所在大陸的文明。不喜歡在其故鄉大陸殖民的文明。
特色能力

恩東戈和馬塔姆巴的女王

若城市和你的 首都位於同個大陸上,則獲得+10%收益(包括你的 首都本身),若位於其他大陸則-15%。

概要
扮演恩津加·姆班德時,待在自己首都所在的大陸才是成功關鍵。
詳細方法
剛果人恩津加·姆班德想要成為她家鄉大陸的超級強國。她在家鄉的額外收益與精神實體能力相結合,為她的文化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奧姆本巴會幫助她征服任何進入她家鄉大陸的文明。姆班扎則會幫助她的城市發展和繁榮。
歷史背景
無論是對安哥拉獨立運動,還是對早期非洲殖民主義歷史而言,恩津加·姆班德是都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她奮力為自己發聲(並且努力建造由自己統治的王國),不斷周旋於各王國之間,挑動歐洲列強相互爭鬥。

1480年代,葡萄牙人到達了剛果。他們發現了剛果王國,一個自14世紀起便掌權的民選君主政體。傳教士們在剛果建了學校,實行與當地信仰融合的宗教實踐,並在10年內為國王完成受洗。奴隸制則是當地更為複雜的問題,此處長期實行奴隸制,他們會將戰爭或劫掠中抓來的人帶到首都,強迫他們定居和勞動。葡萄牙人在聖多美建造了種植園後,剛果便和他們簽訂了獨家的貿易協議,為他們供應俘虜來充當奴隸勞動力。久而久之,剛果便與葡萄牙結成了一個不算穩定的聯盟。

然而葡萄牙人卻看不慣剛果在奴隸貿易上的壟斷地位,而阿方索(本名姆文巴·恩津加)呼籲要結束與葡萄牙人的奴隸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姆文巴並非主張結束奴隸制,也不是在抗議帝國的侵略,只是因為葡萄牙人沒有遵守他們的協議條款。這一問題導致葡萄牙轉往鄰國紮營,既作為貿易營地,也作為突襲營地。

數十年後,奴隸販子曾經覬覦的剛果邊境地區現在卻成為其潛在合作夥伴。恩東戈就是其中之一。1590年,它和葡萄牙人及其剛果盟友開戰,同時還遭受一群人稱因班加拉人的兇猛雇傭兵襲擊。在戰事開始惡化時,一位貴族發動了政變,驅逐了許多王室成員,其中就包括恩津加,她逃到了附近的馬塔姆巴王國。但恩東戈的新領袖卻發現自己能用得上恩津加的政治敏銳度和人脈關係,於是便徵召她前去與葡萄牙人談判。

恩津加的才能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故意違抗葡萄牙的規範,拒絕在談判中扮演順從的角色,而且更穿著當地的高級服飾,試圖將自己展現成某個女王,而不是尋常臣民。當葡萄牙人要她坐在地上時,她讓隨從充當她的椅子。她在洗禮的議題上咬住不放,用來作為談判的條件。最後,她達成了和平協定。

但這樣的和平並不持久。因班加拉人渴望獲得更多的領土,他們無視葡萄牙人和恩東戈人繼續點燃戰火。在國內危機日益加深之時,恩東戈的國王去世,恩津加帶著她眾多的政治和戰略盟友們同心協力,期望能接管這個國家。然而葡萄牙人懼怕她的氣勢,不願承認她的身分,要求她臣服於他們挑選的傀儡國王。恩津加拒絕了,並逃跑加入了叛軍——也就是因班加拉人。她加入了叛軍組織,用高度軍國主義的手段組成了一支新軍隊。就這樣,她橫掃了這片地區,雖然沒能拿下整個恩東戈,但也佔據了馬塔姆巴。她利用馬塔姆巴的有利位置,與荷蘭商人建立了獨立的貿易關係,用奴隸來換取反抗軍需要的經費,更與荷蘭人和剛果人建立聯盟對抗葡萄牙人。

戰爭曠日廢時,葡萄牙人最終趕走了荷蘭人,但與此同時,卻又跟西班牙打了起來。1656年,歷經多年戰火後,兩個宿敵終於達成了和平協定——葡萄牙獲得大量非洲沿海地區的掌控權,而恩津加則獲得了奴隸貿易的壟斷權。直到很多年後,歐洲人才再次試圖要入侵非洲內陸。

作為反抗葡萄牙人的勢力,她如今被後世人們所銘記,並經常出現在安哥拉內戰的記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