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孟尼利克二世
特色能力

部長會議

於建立在丘陵上的城市中獲得同 信仰值15%的 科技值及 文化值。所有單位在丘陵上的 戰鬥力+4。

概要
孟尼利克能在丘陵上開拓城市,其文明側重 信仰值,而其「部長會議」能增加 科技值和 文化值,因此在宗教或文化勝利方面皆有優勢。
詳細方法
孟尼利克側重以防禦、宗教和以文化為基礎的玩法,衣索比亞可藉由在丘陵開拓來發揮優勢:「部長會議」可提供衣索比亞等同於丘陵城市15% 信仰值生產力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加成,而孟尼利克可將岩洞教堂建立在丘陵地形,借此進一步提升自己的 信仰值。為了保護這些高地上的修道院,孟尼利克在遊戲中期可擁有在丘陵移動而不會造成移動力減益的奧羅莫騎兵。此後孟尼利克便可確保衣索比亞的城市依然擁有自由,並仍然是產生 信仰值的強國。至遊戲晚期時,孟尼利克能使用累積的大量信仰值購買考古學家,奠定他走向宗教或文化勝利的最佳戰略。
歷史背景
厲害的人師法朋友,而偉大的人則會師法敵人。原名薩赫勒·米里亞姆的孟尼利克二世於1844年8月17日出生在衣索比亞的紹阿地區。當特沃德羅斯二世侵略紹阿地區,並殺害他父親王子海爾·梅萊科特時,孟尼利克還只是個孩子。特沃德羅斯皇帝不僅沒有剷除海爾·梅萊科特的血脈,根除對其統治的威脅,而是決定將這個少年帶到他在莫達拉的宮廷中。但米里亞姆卻絕非自由之身,而是一個政治人質。然而,特沃德羅斯並未將他放逐到什麼遙遠高塔中,反而是將他與自己的小孩一起養育成人,並相當地照顧他。在這段期間,米里亞姆極盡所能地向特沃德羅斯學習,並在最後理解甚至共享其統一衣索比亞的宏願。但是,米里亞姆依舊渴望自由,於是在1865年,他靠著其他紹阿人質的幫助下逃離了宮廷。

米里亞姆返回家園後,紹阿的總督馬上就棄官逃離,而歸來的王子沒有遭受什麼阻礙,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紹阿之王,但他不想止步於區區紹阿,於是米里亞姆觀察著特沃德羅斯,並耐心等待著。即便特沃德羅斯帝王在1868年去世,米里亞姆依舊按兵不動,他知道自己必須獲得支持才能成為下一個帝王,也知道若要實現衣索比亞的現代化及統一大夢,必須仰賴其他盟友協助。有了這些想法後,米里亞姆將腦筋動到和紹阿相鄰的鄰近王國上。當國王約翰尼斯四世因北方的歐洲擴張主義者侵略埃及、以及蘇丹的宗教基本主義教派運動而左支右絀,加上西邊也陷入戰事時,米里亞姆便知道時機成熟了。

1889年11月3日,米里亞姆自立為王並自封為孟尼利克二世,他的封號靈感來自所羅門王及席巴女王之子孟尼利克一世。在此稱號之下,他做出了長期統治的計畫,並要讓衣索比亞人民從他的統治中繁榮興盛。

孟尼利克作為帝王所面臨的首要挑戰,便是義大利人的得寸進尺,他們因為英國的兩面手法(英國想在剛統治的埃及和法國統治的索馬利亞中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獲得」了紅海附近的土地。孟尼利克和義大利人協定簽署了《武恰萊條約》,原意僅是要將剛建立的殖民地厄利垂亞割讓給義大利,但卻遭到錯誤解釋,讓義大利反倒擁有了衣索比亞的所有權。孟尼利克試圖和平解決這項爭議,但最終仍舊被迫否決條約並抵禦衣索比亞的領土。經過幾次小衝突及一場在阿杜瓦的大型戰役後,孟尼利克和衣索比亞獲得勝利。而在這場勝仗後,孟尼利克協議出《阿迪斯阿貝巴合約》,進一步確立衣索比亞的獨立性。

阿杜瓦之戰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捩點,在此戰事之前,歐洲國家幾乎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強的存在,但是現在卻有一個非洲國家竄出,成功對抗了歐洲強權國家。在這次勝利後,所有非洲、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人民全都注意到了這件事。殖民主義的大限近在眼前。

孟尼利克遵守條約,開始將衣索比亞現代化,並將其建立為一個擁有自我認同感的國家。他以適當的奧羅莫土地建造了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並創造出國家貨幣,更透過學校和鐵路的建造,增強國家的基礎建設,同時也讓交通更加便捷和舒適;與此同時,他也確保人民能夠透過郵政和電報系統進行聯絡。孟尼利克希望他的國家能於內在和實質上成長茁壯,並靠著之前所形成的同盟,將邊境拓展到幾乎如今日一般的規模。

但是,孟尼利克知道還是有他聽不見的聲音,而他也決心要確保那些人的聲音能夠傳達出來。孟尼利克積極地打壓並最終摧毀了衣索比亞境內的奴隸交易,而儘管前任的統治者早已明文禁止這項「產業」,孟尼利克依舊對奴隸主祭出截肢的懲罰,並瓦解了奴隸交易城鎮。雖然他無法改變國家內所有人的想法,但他卻確保將希望種子灑到了下一代的身上。儘管孟尼利克的前衛想法並未延伸至衣索比亞少數民族,但他的統治依然遭到許多民族團體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孟尼利克所屬的安哈拉人正在高壓統治著國家。

孟尼利克在即位前後共結婚了三次,他在逃離特沃德羅斯帝王時拋下了第一任妻子,由於雙方都迅速再婚,無從得知兩人是否因這件事而心碎。在孟尼利克和第一任妻子「離婚」那年,他迎娶了沃依茲羅·貝法娜·沃德·麥克。孟尼利克深愛著她,卻因為一連串叛國指控而被迫與其離婚,但儘管身陷這些控訴,孟尼利克仍不斷對她表達愛意,直到他跟泰圖王后的第三和第四次婚姻為止。這段婚姻維持到他逝世為止。泰圖王后是一名強大的王室貴族,並且早在婚姻之前便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女性。

1909年,孟尼利克中風病倒,讓他整個人彷若變成了一個空殼,女王在此時站了出來,並以他的名號持續統治,直到拉斯彼特瓦達·特瑟瑪篡位奪權為止。但他的統治並不長久,在1913年孟尼利克過世前,衣索比亞成立了議會進行統治,雖然極不情願,但女王並未受邀加入議會。孟尼利克的葬禮安靜又突然,沒有公告也沒有典禮,衣索比亞最受歡迎景仰的統治者就這麼寧靜地逝世了,他留下的豐功偉業,就是一個經過現代化後依舊保有自我認同感的穩定國家。然而,近年來卻有衣索比亞的民族團體呼籲,宣稱歷史必須正視孟尼利克的安拉哈沙文主義。
icon_leader_default
若遠方的強權前來瓜分非洲,我可不打算袖手旁觀。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衣索比亞高原
若有可能,喜愛在丘陵上及其周圍建造都市,並且喜歡將丘陵附近區域留給他的文明。不喜歡同時也在丘陵周圍開拓城市或建造區域的文明。
宗教
icon_leader_default
若遠方的強權前來瓜分非洲,我可不打算袖手旁觀。

特點

文明

偏好

議程
衣索比亞高原
若有可能,喜愛在丘陵上及其周圍建造都市,並且喜歡將丘陵附近區域留給他的文明。不喜歡同時也在丘陵周圍開拓城市或建造區域的文明。
宗教
特色能力

部長會議

於建立在丘陵上的城市中獲得同 信仰值15%的 科技值及 文化值。所有單位在丘陵上的 戰鬥力+4。

概要
孟尼利克能在丘陵上開拓城市,其文明側重 信仰值,而其「部長會議」能增加 科技值和 文化值,因此在宗教或文化勝利方面皆有優勢。
詳細方法
孟尼利克側重以防禦、宗教和以文化為基礎的玩法,衣索比亞可藉由在丘陵開拓來發揮優勢:「部長會議」可提供衣索比亞等同於丘陵城市15% 信仰值生產力的 科技值和 文化值加成,而孟尼利克可將岩洞教堂建立在丘陵地形,借此進一步提升自己的 信仰值。為了保護這些高地上的修道院,孟尼利克在遊戲中期可擁有在丘陵移動而不會造成移動力減益的奧羅莫騎兵。此後孟尼利克便可確保衣索比亞的城市依然擁有自由,並仍然是產生 信仰值的強國。至遊戲晚期時,孟尼利克能使用累積的大量信仰值購買考古學家,奠定他走向宗教或文化勝利的最佳戰略。
歷史背景
厲害的人師法朋友,而偉大的人則會師法敵人。原名薩赫勒·米里亞姆的孟尼利克二世於1844年8月17日出生在衣索比亞的紹阿地區。當特沃德羅斯二世侵略紹阿地區,並殺害他父親王子海爾·梅萊科特時,孟尼利克還只是個孩子。特沃德羅斯皇帝不僅沒有剷除海爾·梅萊科特的血脈,根除對其統治的威脅,而是決定將這個少年帶到他在莫達拉的宮廷中。但米里亞姆卻絕非自由之身,而是一個政治人質。然而,特沃德羅斯並未將他放逐到什麼遙遠高塔中,反而是將他與自己的小孩一起養育成人,並相當地照顧他。在這段期間,米里亞姆極盡所能地向特沃德羅斯學習,並在最後理解甚至共享其統一衣索比亞的宏願。但是,米里亞姆依舊渴望自由,於是在1865年,他靠著其他紹阿人質的幫助下逃離了宮廷。

米里亞姆返回家園後,紹阿的總督馬上就棄官逃離,而歸來的王子沒有遭受什麼阻礙,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紹阿之王,但他不想止步於區區紹阿,於是米里亞姆觀察著特沃德羅斯,並耐心等待著。即便特沃德羅斯帝王在1868年去世,米里亞姆依舊按兵不動,他知道自己必須獲得支持才能成為下一個帝王,也知道若要實現衣索比亞的現代化及統一大夢,必須仰賴其他盟友協助。有了這些想法後,米里亞姆將腦筋動到和紹阿相鄰的鄰近王國上。當國王約翰尼斯四世因北方的歐洲擴張主義者侵略埃及、以及蘇丹的宗教基本主義教派運動而左支右絀,加上西邊也陷入戰事時,米里亞姆便知道時機成熟了。

1889年11月3日,米里亞姆自立為王並自封為孟尼利克二世,他的封號靈感來自所羅門王及席巴女王之子孟尼利克一世。在此稱號之下,他做出了長期統治的計畫,並要讓衣索比亞人民從他的統治中繁榮興盛。

孟尼利克作為帝王所面臨的首要挑戰,便是義大利人的得寸進尺,他們因為英國的兩面手法(英國想在剛統治的埃及和法國統治的索馬利亞中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獲得」了紅海附近的土地。孟尼利克和義大利人協定簽署了《武恰萊條約》,原意僅是要將剛建立的殖民地厄利垂亞割讓給義大利,但卻遭到錯誤解釋,讓義大利反倒擁有了衣索比亞的所有權。孟尼利克試圖和平解決這項爭議,但最終仍舊被迫否決條約並抵禦衣索比亞的領土。經過幾次小衝突及一場在阿杜瓦的大型戰役後,孟尼利克和衣索比亞獲得勝利。而在這場勝仗後,孟尼利克協議出《阿迪斯阿貝巴合約》,進一步確立衣索比亞的獨立性。

阿杜瓦之戰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捩點,在此戰事之前,歐洲國家幾乎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強的存在,但是現在卻有一個非洲國家竄出,成功對抗了歐洲強權國家。在這次勝利後,所有非洲、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人民全都注意到了這件事。殖民主義的大限近在眼前。

孟尼利克遵守條約,開始將衣索比亞現代化,並將其建立為一個擁有自我認同感的國家。他以適當的奧羅莫土地建造了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並創造出國家貨幣,更透過學校和鐵路的建造,增強國家的基礎建設,同時也讓交通更加便捷和舒適;與此同時,他也確保人民能夠透過郵政和電報系統進行聯絡。孟尼利克希望他的國家能於內在和實質上成長茁壯,並靠著之前所形成的同盟,將邊境拓展到幾乎如今日一般的規模。

但是,孟尼利克知道還是有他聽不見的聲音,而他也決心要確保那些人的聲音能夠傳達出來。孟尼利克積極地打壓並最終摧毀了衣索比亞境內的奴隸交易,而儘管前任的統治者早已明文禁止這項「產業」,孟尼利克依舊對奴隸主祭出截肢的懲罰,並瓦解了奴隸交易城鎮。雖然他無法改變國家內所有人的想法,但他卻確保將希望種子灑到了下一代的身上。儘管孟尼利克的前衛想法並未延伸至衣索比亞少數民族,但他的統治依然遭到許多民族團體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孟尼利克所屬的安哈拉人正在高壓統治著國家。

孟尼利克在即位前後共結婚了三次,他在逃離特沃德羅斯帝王時拋下了第一任妻子,由於雙方都迅速再婚,無從得知兩人是否因這件事而心碎。在孟尼利克和第一任妻子「離婚」那年,他迎娶了沃依茲羅·貝法娜·沃德·麥克。孟尼利克深愛著她,卻因為一連串叛國指控而被迫與其離婚,但儘管身陷這些控訴,孟尼利克仍不斷對她表達愛意,直到他跟泰圖王后的第三和第四次婚姻為止。這段婚姻維持到他逝世為止。泰圖王后是一名強大的王室貴族,並且早在婚姻之前便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女性。

1909年,孟尼利克中風病倒,讓他整個人彷若變成了一個空殼,女王在此時站了出來,並以他的名號持續統治,直到拉斯彼特瓦達·特瑟瑪篡位奪權為止。但他的統治並不長久,在1913年孟尼利克過世前,衣索比亞成立了議會進行統治,雖然極不情願,但女王並未受邀加入議會。孟尼利克的葬禮安靜又突然,沒有公告也沒有典禮,衣索比亞最受歡迎景仰的統治者就這麼寧靜地逝世了,他留下的豐功偉業,就是一個經過現代化後依舊保有自我認同感的穩定國家。然而,近年來卻有衣索比亞的民族團體呼籲,宣稱歷史必須正視孟尼利克的安拉哈沙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