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蘇美爾
特色能力

史詩任務

驅散蠻族哨站時,你將獲得部落村莊獎勵及經驗值。徵集城邦單位費用降低減半。

歷史背景
既不是一個王國,也不是一個帝國,蘇美爾更像是有共同文化風俗又偶爾有中央集權的城邦的匯合,即便如此,蘇美爾仍然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個「文明」。王權(更準確地說,該稱之為霸權)被授予神職,這樣更傾向於由那些有影響力的城邦的統治者創建連續的短命王朝,如基什、拉格什、烏爾、烏魯克、 阿達卜等等。西元前3000年之前的某個時期,蘇美爾人發明瞭一種書面語言(好吧,就是他們文字時期的一種意音文字),所以至少歷史學家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從文字材料和考古證據中看出,優拜德人好像是該地區第一支文明化的(文明標準不高)部隊,後來被稱為蘇美爾。他們沿著幼發拉底河排乾沼澤裡的水、築起泥磚小屋和外牆、灌溉農田、發展編織業、加工皮革、砌石製陶、書寫語言。後來,他們擁有了另一個文明社會的特徵–使用奴隸,他們沿著丘陵地帶往北抓捕奴隸。隨後他們建立起了一些城鎮,以寺廟為中心修建起各種各樣的管理中心(通常是一個僧侶王和一群年老的顧問)。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蘇美爾文明最終在西元前四千年左右被融合在一起。

大概是在西元前2900年的某個時期,僧侶王演變成了普通的專職國王,蘇美爾的「王朝時代 」也自此開啓,這段歷史在蘇美爾冗長的國王名單裡有被提及。很多年來,許多朝代都保留了蘇美爾的王權制度,並且是多次實施這種制度(比如烏魯克的五個朝代,基什的三個朝代)。對城邦的領導權是被神聖尼普爾的祭司所授予的。很可能蘇美爾國王的權利往往是有限的–除了他自己所在城市的領導權–但是他負責維護整個蘇美爾地區的和平。

看來他們做得並不好。根據幸存下來的文字資料和遺跡顯示,接下來的幾百年間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暴力活動,高牆被修建起來(比如吉爾伽美什為他的城邦烏魯克修建的城牆),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小村莊也開始消失。最後,一些有更強影響力的城邦為了加強貿易和防禦而聯合起來。同時,一些城邦通過武力開始永久性地霸佔其他城邦,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

第一個興旺發展的王朝是拉格什王朝(約西元前2500年至2270年),以安納吐姆為代表,他幾乎將整個蘇美爾地區佔領–基什、烏魯克、拉爾薩以及其他地區–同時減少對拉格什的勁敵–烏瑪城的進貢。拉格什國王對國家實行恐怖管理;禿鷹石碑上的記錄描述了拉格什國對他的敵人都做了什麼(很殘忍)。最終,烏瑪國王推翻了拉格什,佔領了烏魯克並將其作為自己王國的都城,他們的王國領域從波斯灣覆蓋到地中海。在薩爾貢阿卡德王進攻之前,阿曼人是最後一支蘇美爾民族。

從此以後,非閃族蘇美爾人的命運開始和閃族阿卡德人緊密交織在一起。西元前2400年,薩爾貢阿卡德王的精銳部隊將他們能達到的大部分城邦都攻佔下來,阿卡德帝國步入頂峰時期。祭司也只有聽天由命(隨著阿卡德人攻佔了尼普爾),他們承認了阿卡德人對蘇美爾的統治權。閃族阿卡德語取代了本地蘇美爾語,隨著時間推移,閃族阿卡德語成為了一種「文學語言」。阿卡德人的風俗習慣也變成了蘇美爾人的風俗習慣,萬神殿裡也開始出現不同的宗教。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或許也拯救了奴隸和農民),直到阿卡德帝國滅亡,帝國滅亡導致了區域性的黑暗時代,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大約西元前2112年烏爾第三王朝的興起。這是一個混亂的時期。灌溉系統崩潰;土地荒廢;來自札格羅斯山的蠻族古蒂部落橫掃蘇美爾。這些古蒂人看起來似乎對文明一無所知。他們在很多城邦安營扎寨,讓自己成為城邦的統治者,他們毫不關心農業,文字記錄和公共安全。他們讓蘇美爾人的所有牲畜到處亂串,幾十年的嚴重乾旱以及糧食價格飆升最終導致整個地區飢荒蔓延。

在此期間,阿卡德都城被多次洗劫。每次都是被徹底洗劫(蠻族真的很擅長做這種事),以至於阿卡德都城廢墟一直都未被發現。一些南蘇美爾帝國通過利用這種混亂的狀況來重建獨立統治。由於古蒂人沒有能力好好管理所有的內部事務,他們逐漸開始撤退,拉格什王朝再次得以復興。大約在西元前2093年,拉格什王朝宣稱自己受到了神的旨意–尼普爾祭司聲稱他們比其他人更高貴。

然而這樣的狀況並未持續太久。在烏爾納姆國王和他兒子舒爾吉帶領下,烏爾王朝在50年之間就取代了拉格什第二王朝。在最後一任國王梯雷根的帶領下,烏魯克的烏圖赫加爾(拉格什王朝之後的那個朝代)打敗了剩餘的古蒂人,蘇美爾回歸。但僅僅在7年後,隨著烏爾納姆的去世,烏魯克第五王朝滅亡了(根據《 國王列表》顯示)。一些歷史學家猜測是烏爾發生了叛亂,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烏爾納姆和赫加爾有關,他是通過和平方式成為國王的。不論事實到底怎樣,烏爾納姆和他的兒子征服或者脅迫遠至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所有城邦都來參與到「蘇美爾復興」之中。

文藝復興時期,文雅之氣回歸,到處都出現了新的石柱,在無神論者古蒂離開後,宗教出現反彈之勢,農業再次繁榮發展,文明基石–成文法典–以《烏爾納姆法典》的形式出現,法典裡制定了一長串的犯罪條款和懲罰規定(雖然有一些死刑和砍掉四肢的懲罰,但最多的還是金錢懲罰)。烏爾那姆同時開始興建一些偉大工程項目,還出現了一些由富人資助的藝術和文學作品。建築和雕塑的發展尤其引人注目(烏爾塔就是其中一個傑作)。這個時代如此進步,以至於歷史學家們為了將來更好的研究這一時期,將其命名為尼奧蘇美爾。

舒爾吉比他父親還優秀。他採取果斷措施,將他在烏爾都城的管理正式化。他將官僚機構,檔案文件,課稅制度,日曆標準化–現代文明真該好好感謝他。他為他的王國建立了常備軍,將這些有理可依的稅收都用於公共設施。舒爾吉如此傑出,以至於他還在世時就已經被奉若神明。這在當時可是極其少見的榮耀。

他的孫子伊比辛1963年登基,那個時候所有的一切對蘇美爾來講可就不那麼樂觀了。在他統治的前20年,好戰的亞摩利人多次侵略和襲擊蘇美爾,使他的臣民對他的領導力越來越缺乏信心。埃蘭宣佈獨立,並且開始襲擊商隊和一些毫無防備的定居點。事情越來越糟。伊比辛加固了烏爾和尼普爾地區,但其實並沒多大效果。

看起來國王好像並無能力保護蘇美爾,所以越來越多的城邦開始跟隨埃蘭的領導,並且開始脫離這搖搖欲墜的盟主權。糧食的價格增長了60倍;瘟疫在幾個城邦開始肆虐;蘇美爾開始出現戰爭、飢荒、瘟疫、死亡這四大災害。蘇美爾的最後時期,伊比辛只對他自己的城邦烏爾有管轄權。西元前1940年,埃蘭軍隊和來自扎格羅斯的野蠻部落洗劫了烏爾並且俘虜了伊比辛。伊比辛被帶去埃蘭關在大牢裡,不久就死去了(關於他的死因沒有記載)。

蘇美爾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但是那個時代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在於是世界上第一個——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博學者塞繆爾•諾亞•克萊默在他具有開創性的學術著作裡羅列了39項。蘇美爾開創了歷史,比如…

蘇美爾人在沿著河流的半乾旱的土地上進行開墾,他們是第一個建造灌溉水渠,運河和水庫的人。雖然他們可能不是第一個進行寫作的人,但他們肯定是幾個世紀以來最精於此事的人,事實上,他們把一切都記錄了下來,以便之後的幾代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也是第一個將隨手寫的東西保存下來放在貯藏所的人(因此,這也是第一個「圖書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是第一個開發出各種各樣文學形式的人,如:情詩、英雄故事、動物寓言、自傳、哀歌,等等。

隨著寫作一起出現的還有蘇美爾人發明的書面協議的概念(不用說,這些東西肯定被存放在倉庫裡面,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撤回這個協議),這簡直就是金融「信貸」的福音。一個人只需要在最開始為商品支付一些錢,其餘沒付的錢算成「欠」的利息,這個做法對賣家也充滿了吸引力,這大大刺激了蘇美爾的經濟。他們將數據標準化,讓人隨時可以回頭查詢。因此付款也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一年劃分為不同的月份,將一天劃分為不同時間的人。

此外,他們也是第一個將車輪物盡其用的人。手推車有輪子,犁有輪子,戰車有輪子。再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在貿易,農業和戰爭上了。即便蘇美爾人沒有發明輪子(歷史學家對這一點的爭論也是老調常談了),他們也確實開發了輪子的很多用途。可惜的是他們的馬匹並不多。

他們不斷地創造更多「第一」。

然而他們缺乏像樣的建築材料,泥磚終究無法建成高牆,阻擋來自北面,南面和東面的蠻族,因此造成了他們的滅亡。巴比倫和亞述帝國應該將他們國家的塑造歸功於蘇美,真正的「文明的搖籃」。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sumer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亞洲
規模
无法判斷
人口
估計在110萬到150萬之間
首都
眾多(拉格什、埃利都、烏魯克、基什、烏爾和任何當前國王出生的地方)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sumer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亞洲
規模
无法判斷
人口
估計在110萬到150萬之間
首都
眾多(拉格什、埃利都、烏魯克、基什、烏爾和任何當前國王出生的地方)
特色能力

史詩任務

驅散蠻族哨站時,你將獲得部落村莊獎勵及經驗值。徵集城邦單位費用降低減半。

歷史背景
既不是一個王國,也不是一個帝國,蘇美爾更像是有共同文化風俗又偶爾有中央集權的城邦的匯合,即便如此,蘇美爾仍然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個「文明」。王權(更準確地說,該稱之為霸權)被授予神職,這樣更傾向於由那些有影響力的城邦的統治者創建連續的短命王朝,如基什、拉格什、烏爾、烏魯克、 阿達卜等等。西元前3000年之前的某個時期,蘇美爾人發明瞭一種書面語言(好吧,就是他們文字時期的一種意音文字),所以至少歷史學家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從文字材料和考古證據中看出,優拜德人好像是該地區第一支文明化的(文明標準不高)部隊,後來被稱為蘇美爾。他們沿著幼發拉底河排乾沼澤裡的水、築起泥磚小屋和外牆、灌溉農田、發展編織業、加工皮革、砌石製陶、書寫語言。後來,他們擁有了另一個文明社會的特徵–使用奴隸,他們沿著丘陵地帶往北抓捕奴隸。隨後他們建立起了一些城鎮,以寺廟為中心修建起各種各樣的管理中心(通常是一個僧侶王和一群年老的顧問)。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蘇美爾文明最終在西元前四千年左右被融合在一起。

大概是在西元前2900年的某個時期,僧侶王演變成了普通的專職國王,蘇美爾的「王朝時代 」也自此開啓,這段歷史在蘇美爾冗長的國王名單裡有被提及。很多年來,許多朝代都保留了蘇美爾的王權制度,並且是多次實施這種制度(比如烏魯克的五個朝代,基什的三個朝代)。對城邦的領導權是被神聖尼普爾的祭司所授予的。很可能蘇美爾國王的權利往往是有限的–除了他自己所在城市的領導權–但是他負責維護整個蘇美爾地區的和平。

看來他們做得並不好。根據幸存下來的文字資料和遺跡顯示,接下來的幾百年間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暴力活動,高牆被修建起來(比如吉爾伽美什為他的城邦烏魯克修建的城牆),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小村莊也開始消失。最後,一些有更強影響力的城邦為了加強貿易和防禦而聯合起來。同時,一些城邦通過武力開始永久性地霸佔其他城邦,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

第一個興旺發展的王朝是拉格什王朝(約西元前2500年至2270年),以安納吐姆為代表,他幾乎將整個蘇美爾地區佔領–基什、烏魯克、拉爾薩以及其他地區–同時減少對拉格什的勁敵–烏瑪城的進貢。拉格什國王對國家實行恐怖管理;禿鷹石碑上的記錄描述了拉格什國對他的敵人都做了什麼(很殘忍)。最終,烏瑪國王推翻了拉格什,佔領了烏魯克並將其作為自己王國的都城,他們的王國領域從波斯灣覆蓋到地中海。在薩爾貢阿卡德王進攻之前,阿曼人是最後一支蘇美爾民族。

從此以後,非閃族蘇美爾人的命運開始和閃族阿卡德人緊密交織在一起。西元前2400年,薩爾貢阿卡德王的精銳部隊將他們能達到的大部分城邦都攻佔下來,阿卡德帝國步入頂峰時期。祭司也只有聽天由命(隨著阿卡德人攻佔了尼普爾),他們承認了阿卡德人對蘇美爾的統治權。閃族阿卡德語取代了本地蘇美爾語,隨著時間推移,閃族阿卡德語成為了一種「文學語言」。阿卡德人的風俗習慣也變成了蘇美爾人的風俗習慣,萬神殿裡也開始出現不同的宗教。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或許也拯救了奴隸和農民),直到阿卡德帝國滅亡,帝國滅亡導致了區域性的黑暗時代,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大約西元前2112年烏爾第三王朝的興起。這是一個混亂的時期。灌溉系統崩潰;土地荒廢;來自札格羅斯山的蠻族古蒂部落橫掃蘇美爾。這些古蒂人看起來似乎對文明一無所知。他們在很多城邦安營扎寨,讓自己成為城邦的統治者,他們毫不關心農業,文字記錄和公共安全。他們讓蘇美爾人的所有牲畜到處亂串,幾十年的嚴重乾旱以及糧食價格飆升最終導致整個地區飢荒蔓延。

在此期間,阿卡德都城被多次洗劫。每次都是被徹底洗劫(蠻族真的很擅長做這種事),以至於阿卡德都城廢墟一直都未被發現。一些南蘇美爾帝國通過利用這種混亂的狀況來重建獨立統治。由於古蒂人沒有能力好好管理所有的內部事務,他們逐漸開始撤退,拉格什王朝再次得以復興。大約在西元前2093年,拉格什王朝宣稱自己受到了神的旨意–尼普爾祭司聲稱他們比其他人更高貴。

然而這樣的狀況並未持續太久。在烏爾納姆國王和他兒子舒爾吉帶領下,烏爾王朝在50年之間就取代了拉格什第二王朝。在最後一任國王梯雷根的帶領下,烏魯克的烏圖赫加爾(拉格什王朝之後的那個朝代)打敗了剩餘的古蒂人,蘇美爾回歸。但僅僅在7年後,隨著烏爾納姆的去世,烏魯克第五王朝滅亡了(根據《 國王列表》顯示)。一些歷史學家猜測是烏爾發生了叛亂,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烏爾納姆和赫加爾有關,他是通過和平方式成為國王的。不論事實到底怎樣,烏爾納姆和他的兒子征服或者脅迫遠至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所有城邦都來參與到「蘇美爾復興」之中。

文藝復興時期,文雅之氣回歸,到處都出現了新的石柱,在無神論者古蒂離開後,宗教出現反彈之勢,農業再次繁榮發展,文明基石–成文法典–以《烏爾納姆法典》的形式出現,法典裡制定了一長串的犯罪條款和懲罰規定(雖然有一些死刑和砍掉四肢的懲罰,但最多的還是金錢懲罰)。烏爾那姆同時開始興建一些偉大工程項目,還出現了一些由富人資助的藝術和文學作品。建築和雕塑的發展尤其引人注目(烏爾塔就是其中一個傑作)。這個時代如此進步,以至於歷史學家們為了將來更好的研究這一時期,將其命名為尼奧蘇美爾。

舒爾吉比他父親還優秀。他採取果斷措施,將他在烏爾都城的管理正式化。他將官僚機構,檔案文件,課稅制度,日曆標準化–現代文明真該好好感謝他。他為他的王國建立了常備軍,將這些有理可依的稅收都用於公共設施。舒爾吉如此傑出,以至於他還在世時就已經被奉若神明。這在當時可是極其少見的榮耀。

他的孫子伊比辛1963年登基,那個時候所有的一切對蘇美爾來講可就不那麼樂觀了。在他統治的前20年,好戰的亞摩利人多次侵略和襲擊蘇美爾,使他的臣民對他的領導力越來越缺乏信心。埃蘭宣佈獨立,並且開始襲擊商隊和一些毫無防備的定居點。事情越來越糟。伊比辛加固了烏爾和尼普爾地區,但其實並沒多大效果。

看起來國王好像並無能力保護蘇美爾,所以越來越多的城邦開始跟隨埃蘭的領導,並且開始脫離這搖搖欲墜的盟主權。糧食的價格增長了60倍;瘟疫在幾個城邦開始肆虐;蘇美爾開始出現戰爭、飢荒、瘟疫、死亡這四大災害。蘇美爾的最後時期,伊比辛只對他自己的城邦烏爾有管轄權。西元前1940年,埃蘭軍隊和來自扎格羅斯的野蠻部落洗劫了烏爾並且俘虜了伊比辛。伊比辛被帶去埃蘭關在大牢裡,不久就死去了(關於他的死因沒有記載)。

蘇美爾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但是那個時代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在於是世界上第一個——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博學者塞繆爾•諾亞•克萊默在他具有開創性的學術著作裡羅列了39項。蘇美爾開創了歷史,比如…

蘇美爾人在沿著河流的半乾旱的土地上進行開墾,他們是第一個建造灌溉水渠,運河和水庫的人。雖然他們可能不是第一個進行寫作的人,但他們肯定是幾個世紀以來最精於此事的人,事實上,他們把一切都記錄了下來,以便之後的幾代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也是第一個將隨手寫的東西保存下來放在貯藏所的人(因此,這也是第一個「圖書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是第一個開發出各種各樣文學形式的人,如:情詩、英雄故事、動物寓言、自傳、哀歌,等等。

隨著寫作一起出現的還有蘇美爾人發明的書面協議的概念(不用說,這些東西肯定被存放在倉庫裡面,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撤回這個協議),這簡直就是金融「信貸」的福音。一個人只需要在最開始為商品支付一些錢,其餘沒付的錢算成「欠」的利息,這個做法對賣家也充滿了吸引力,這大大刺激了蘇美爾的經濟。他們將數據標準化,讓人隨時可以回頭查詢。因此付款也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一年劃分為不同的月份,將一天劃分為不同時間的人。

此外,他們也是第一個將車輪物盡其用的人。手推車有輪子,犁有輪子,戰車有輪子。再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在貿易,農業和戰爭上了。即便蘇美爾人沒有發明輪子(歷史學家對這一點的爭論也是老調常談了),他們也確實開發了輪子的很多用途。可惜的是他們的馬匹並不多。

他們不斷地創造更多「第一」。

然而他們缺乏像樣的建築材料,泥磚終究無法建成高牆,阻擋來自北面,南面和東面的蠻族,因此造成了他們的滅亡。巴比倫和亞述帝國應該將他們國家的塑造歸功於蘇美,真正的「文明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