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喬治亞
特色能力

團結就是力量

在黃金時代或英雄時代開端決定致力方針時,除了原有的其他加成外,還可獲得可提升時代分數的普通時代加成。建造防禦建築時+50% 生產力。

歷史背景
長久以來,在中亞的十字路口存在了將近500年的喬治亞王國被認為是喬治亞人的黃金時期。作為基督教的堡壘,喬治亞王國發展出獨特而輝煌的文學文化與藝術,其獨有的字母現在仍在被使用。它在聖地與羅斯的外交事務中擔任重要角色,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盟友,還是附庸國家群體的保護者。

巴格拉提奧尼家族是基督教世界最古老和延續最久的王族之一,喬治亞王國的崛起與該王朝密不可分。雖然以「巴格拉特」為名,但其自稱「以色列的大衛王」的後裔(他們的徽章上有投石索和豎琴)。至少從6世紀起,他們的姓氏就與高加索伊比利亞地區的統治者有所關聯。隨著薩珊波斯和阿拔斯帝王的統治力下降,巴格拉提奧尼家族獲得了領土並建立了陶克拉傑伊王國。而到了9世紀末期,巴格拉特三世則將阿布哈茲王國併入其統治之內。

隨後巴格拉提奧尼的國王們(其中包括「建國者」大衛四世)針對賽爾柱帝國進行了一連串的政治聯合和軍事行動。明智的是,繼任的國王在登上王位之前需要先擔任攝政者的角色,這讓德米特里一世和塔瑪麗在完全接管王國前可以提前獲得實際的執政歷練。

但君王並不能永遠穩坐王位,強大的貴族階層偶爾會進行反抗,或計畫推翻統治者。雖然這通常都以失敗告終,但貴族可以遏制君王的權力,或迫使君王同意他們的要求。一個顯著的例子便是塔瑪麗在貴族們的堅持下接受羅斯王子尤里成為其第一任丈夫(這個故事將在別處詳述)。

在塔瑪麗統治期間,王國臻至鼎盛,成為真正的高加索帝國,周圍環繞著盟友和附庸。與中世紀中期的歐洲相似,喬治亞王國在建築、繪畫和詩歌方面興盛發展。在塔瑪麗統治期間創作的史詩「黑豹騎士」是喬治亞文化中佔據最重要地位的詩作,直到20世紀都還是嫁妝中傳統必有的一部份。

喬治亞軍隊通常在喬治亞將領(包括王夫在內)的帶領下在外與賽爾柱鄰國作戰,透過征服擴展領土。黑海周圍的特拉比松帝國建立在之前拜占庭帝國控制的領地上,受拜占庭帝國王子的統治,他正好也是塔瑪麗的親戚。當十字軍敗於薩拉丁之手,拜占庭帝國繼續敗落之時,特拉比松於是便代表喬治亞進入中東地區的爭奪。喬治亞也宣稱聖地的修道院為他們所有(某些到現在仍由其持有),耶路撒冷的修道院也包括其中。

但1213年塔瑪麗去世後,喬治亞王國如流星般隕落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它興盛的速度。第四次十字軍導致了君士坦丁堡的劫難,喬治亞王國也隨之失去了最大盟友的助力。同時蒙古人入侵喬治亞,塔瑪麗的兒子吉奧爾基四世戰敗身死。塔瑪麗的女兒魯速丹接任王位,但無法擊退蒙古人,被迫逃到西喬治亞,任由東喬治亞落入蒙古人之手。之後數代人反抗蒙古人而引發的暴亂對鄉村地帶造成了廣泛的破壞。

最終蒙古可汗的統治減弱,喬治亞王室在「光輝者」吉奧爾基五世的帶領下重新恢復了一些舊日的輝煌。吉奧爾基五世重新收復國土,停止向蒙古人納貢,並與拜占庭帝國、熱那亞及威尼斯建立外交關係。但這個興盛只是曇花一現。從戰場上歸來的士兵帶回了在歐洲其他地區和中東一帶肆虐的黑死病,數百萬喬治亞人因此而喪生。

當帖木兒在1386年開始征服行動時,喬治亞已因征服和瘟疫而完全衰弱不堪。之後不到一個世紀內,喬治亞王國因吉奧爾基八世的死亡而分崩離析,成為三個較小的王國,每個國家都由巴格拉提奧尼王朝的分支統治。這個偉大王朝的每個分支現在成為彼此的對手。

這個王國的遺產仍然是喬治亞文化認同的核心。喬治亞曾是基督教國家,是基督教世界真正的東方邊界,遭宗教敵人和敵對文化所包圍。政治上,它在這個世代的關鍵舞台上具有其影響力。他的軍隊曾以其統治者的名義進行征服。喬治亞和任何歐陸國家一樣,是中世紀中期蓬勃發展之文化的一部份,在騎士精神、博愛、美學、藝術和宗教等方面有獨特的表現。流傳至今的修道院、詩歌和藝術作品即是這些榮耀的完美明證。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georg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中亞
規模
全盛時期約有16萬平方公里
人口
估計700萬(在全盛時期)
首都
庫馬西、提比里斯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georgia

特點

領袖
特殊單位
特殊基礎設施

地理環境與社群資料

位置
中亞
規模
全盛時期約有16萬平方公里
人口
估計700萬(在全盛時期)
首都
庫馬西、提比里斯
特色能力

團結就是力量

在黃金時代或英雄時代開端決定致力方針時,除了原有的其他加成外,還可獲得可提升時代分數的普通時代加成。建造防禦建築時+50% 生產力。

歷史背景
長久以來,在中亞的十字路口存在了將近500年的喬治亞王國被認為是喬治亞人的黃金時期。作為基督教的堡壘,喬治亞王國發展出獨特而輝煌的文學文化與藝術,其獨有的字母現在仍在被使用。它在聖地與羅斯的外交事務中擔任重要角色,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盟友,還是附庸國家群體的保護者。

巴格拉提奧尼家族是基督教世界最古老和延續最久的王族之一,喬治亞王國的崛起與該王朝密不可分。雖然以「巴格拉特」為名,但其自稱「以色列的大衛王」的後裔(他們的徽章上有投石索和豎琴)。至少從6世紀起,他們的姓氏就與高加索伊比利亞地區的統治者有所關聯。隨著薩珊波斯和阿拔斯帝王的統治力下降,巴格拉提奧尼家族獲得了領土並建立了陶克拉傑伊王國。而到了9世紀末期,巴格拉特三世則將阿布哈茲王國併入其統治之內。

隨後巴格拉提奧尼的國王們(其中包括「建國者」大衛四世)針對賽爾柱帝國進行了一連串的政治聯合和軍事行動。明智的是,繼任的國王在登上王位之前需要先擔任攝政者的角色,這讓德米特里一世和塔瑪麗在完全接管王國前可以提前獲得實際的執政歷練。

但君王並不能永遠穩坐王位,強大的貴族階層偶爾會進行反抗,或計畫推翻統治者。雖然這通常都以失敗告終,但貴族可以遏制君王的權力,或迫使君王同意他們的要求。一個顯著的例子便是塔瑪麗在貴族們的堅持下接受羅斯王子尤里成為其第一任丈夫(這個故事將在別處詳述)。

在塔瑪麗統治期間,王國臻至鼎盛,成為真正的高加索帝國,周圍環繞著盟友和附庸。與中世紀中期的歐洲相似,喬治亞王國在建築、繪畫和詩歌方面興盛發展。在塔瑪麗統治期間創作的史詩「黑豹騎士」是喬治亞文化中佔據最重要地位的詩作,直到20世紀都還是嫁妝中傳統必有的一部份。

喬治亞軍隊通常在喬治亞將領(包括王夫在內)的帶領下在外與賽爾柱鄰國作戰,透過征服擴展領土。黑海周圍的特拉比松帝國建立在之前拜占庭帝國控制的領地上,受拜占庭帝國王子的統治,他正好也是塔瑪麗的親戚。當十字軍敗於薩拉丁之手,拜占庭帝國繼續敗落之時,特拉比松於是便代表喬治亞進入中東地區的爭奪。喬治亞也宣稱聖地的修道院為他們所有(某些到現在仍由其持有),耶路撒冷的修道院也包括其中。

但1213年塔瑪麗去世後,喬治亞王國如流星般隕落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它興盛的速度。第四次十字軍導致了君士坦丁堡的劫難,喬治亞王國也隨之失去了最大盟友的助力。同時蒙古人入侵喬治亞,塔瑪麗的兒子吉奧爾基四世戰敗身死。塔瑪麗的女兒魯速丹接任王位,但無法擊退蒙古人,被迫逃到西喬治亞,任由東喬治亞落入蒙古人之手。之後數代人反抗蒙古人而引發的暴亂對鄉村地帶造成了廣泛的破壞。

最終蒙古可汗的統治減弱,喬治亞王室在「光輝者」吉奧爾基五世的帶領下重新恢復了一些舊日的輝煌。吉奧爾基五世重新收復國土,停止向蒙古人納貢,並與拜占庭帝國、熱那亞及威尼斯建立外交關係。但這個興盛只是曇花一現。從戰場上歸來的士兵帶回了在歐洲其他地區和中東一帶肆虐的黑死病,數百萬喬治亞人因此而喪生。

當帖木兒在1386年開始征服行動時,喬治亞已因征服和瘟疫而完全衰弱不堪。之後不到一個世紀內,喬治亞王國因吉奧爾基八世的死亡而分崩離析,成為三個較小的王國,每個國家都由巴格拉提奧尼王朝的分支統治。這個偉大王朝的每個分支現在成為彼此的對手。

這個王國的遺產仍然是喬治亞文化認同的核心。喬治亞曾是基督教國家,是基督教世界真正的東方邊界,遭宗教敵人和敵對文化所包圍。政治上,它在這個世代的關鍵舞台上具有其影響力。他的軍隊曾以其統治者的名義進行征服。喬治亞和任何歐陸國家一樣,是中世紀中期蓬勃發展之文化的一部份,在騎士精神、博愛、美學、藝術和宗教等方面有獨特的表現。流傳至今的修道院、詩歌和藝術作品即是這些榮耀的完美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