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格奧爾基•朱可夫
歷史背景
最為成功且獲得勳章最多的蘇聯將領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於1896年十二月出生在卡盧加省一個貧困(用這個形容詞已經很委婉了)小村的一戶農民家裡。1915年在莫斯科給一個毛皮商當學徒期間,他應徵加入第106儲備騎兵團並開始參加戰爭。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他立即作出了明智的職業抉擇——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在隨後的俄國內戰期間,他在黨內表現得非常出色。

憑借著他在1921年鎮壓坦波夫叛亂中的傑出表現,朱可夫獲得提拔——第一次提拔是在1933年五月,被任命為第四騎兵軍團的總指揮,1937年被任命為第六騎兵軍團的總指揮。有了多年的作戰經歷後,他開始確信裝甲戰才是未來的戰爭形式,對於如何利用裝甲戰把敵人打到投降,他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在成功躲開史達林對軍隊進行的大清洗後,朱可夫被派往蒙古–滿洲邊界以阻止日本人的侵略擴張。他於1939年五月到達,八月讓裝甲部隊從側翼包抄對手,從而剿滅了日本第23軍團。他於1941年回到莫斯科,成為了民族英雄並被任命為紅軍總參謀長——恰巧被入侵的國防軍給擊潰了。

朱可夫的首要任務是拯救莫斯科——成功了。隨後在史達林格勒阻擋德軍——成功了。然後把這群侵略者趕回東歐——成功了,再然後就是佔領柏林——又成功了。憑借著這些戰績(但是這些是以普通俄軍的大量傷亡為代價的),他成為了蘇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並被冠以「常勝將軍」的稱號。然而,朱可夫的盛名也給他帶來了災難,因為史達林絕不能容忍有人比自己的名氣還大。戰爭結束後,朱可夫被降到一個不起眼的職位上。雖然1953年史達林去世時,他獲得了短暫升遷,但直到1974年去世之前,他一直都過著相對卑微的生活。
特色能力

隱退(1 次)

所有陸地單位+50%側翼攻擊。

被動影響

在兩個單元格以內,原子能和資訊時代的陸地單位+5 戰鬥力和+1 移動力。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general

特點

原子能時代
大將軍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general
歷史背景
最為成功且獲得勳章最多的蘇聯將領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於1896年十二月出生在卡盧加省一個貧困(用這個形容詞已經很委婉了)小村的一戶農民家裡。1915年在莫斯科給一個毛皮商當學徒期間,他應徵加入第106儲備騎兵團並開始參加戰爭。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他立即作出了明智的職業抉擇——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在隨後的俄國內戰期間,他在黨內表現得非常出色。

憑借著他在1921年鎮壓坦波夫叛亂中的傑出表現,朱可夫獲得提拔——第一次提拔是在1933年五月,被任命為第四騎兵軍團的總指揮,1937年被任命為第六騎兵軍團的總指揮。有了多年的作戰經歷後,他開始確信裝甲戰才是未來的戰爭形式,對於如何利用裝甲戰把敵人打到投降,他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在成功躲開史達林對軍隊進行的大清洗後,朱可夫被派往蒙古–滿洲邊界以阻止日本人的侵略擴張。他於1939年五月到達,八月讓裝甲部隊從側翼包抄對手,從而剿滅了日本第23軍團。他於1941年回到莫斯科,成為了民族英雄並被任命為紅軍總參謀長——恰巧被入侵的國防軍給擊潰了。

朱可夫的首要任務是拯救莫斯科——成功了。隨後在史達林格勒阻擋德軍——成功了。然後把這群侵略者趕回東歐——成功了,再然後就是佔領柏林——又成功了。憑借著這些戰績(但是這些是以普通俄軍的大量傷亡為代價的),他成為了蘇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並被冠以「常勝將軍」的稱號。然而,朱可夫的盛名也給他帶來了災難,因為史達林絕不能容忍有人比自己的名氣還大。戰爭結束後,朱可夫被降到一個不起眼的職位上。雖然1953年史達林去世時,他獲得了短暫升遷,但直到1974年去世之前,他一直都過著相對卑微的生活。

特點

原子能時代
大將軍
特色能力

隱退(1 次)

所有陸地單位+50%側翼攻擊。

被動影響

在兩個單元格以內,原子能和資訊時代的陸地單位+5 戰鬥力和+1 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