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畢昇
歷史背景
在約990年的宋朝,出身平民(這是關於他早年生活的唯一瞭解)的畢昇在1041至1048年的某個時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那個印刷《聖經》上的簡短節選的名叫古騰堡的業餘愛好者要早很多年。雖然在學者沈括的著作中僅僅提到了畢昇的名字,但他活字印刷術的技術細節(由陶泥做成)在中國各種文獻中隨處可見。

他的方法非常簡單:取一塊黏土,把它擀成和硬幣的邊緣一樣薄;把字刻在黏土的表面(這是一項冗長的工作,因為當時中國的漢字有3千多個);把單個帶字的黏土塊放在火上烤;準備印刷時,把相應的字塊排在一塊鐵板上,在文字上覆蓋用灰、松脂、蠟配成的粘合劑;用一個緊密貼合的框架把一張紙(另一種中國發明)固定在字塊上;然後用一塊木板將其壓勻。於是,開始印刷…

現存的只有一些畢昇的印刷殘品,保存最好的是周必大的《玉堂筆記》。自此之後,如同他的身世那樣,畢昇在歷史中的身影又變得無跡可尋。唯一關於畢昇去世的信息來自沈括的記載:「畢昇死後,他的鉛字逐漸變成後代的財富。」
特色能力

激活效果(1 次)

該城市可無視 人口數量限制再建造一個區域。
為印刷科技啟動 尤里卡時刻。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engineer

特點

中世紀
大工程師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engineer
歷史背景
在約990年的宋朝,出身平民(這是關於他早年生活的唯一瞭解)的畢昇在1041至1048年的某個時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那個印刷《聖經》上的簡短節選的名叫古騰堡的業餘愛好者要早很多年。雖然在學者沈括的著作中僅僅提到了畢昇的名字,但他活字印刷術的技術細節(由陶泥做成)在中國各種文獻中隨處可見。

他的方法非常簡單:取一塊黏土,把它擀成和硬幣的邊緣一樣薄;把字刻在黏土的表面(這是一項冗長的工作,因為當時中國的漢字有3千多個);把單個帶字的黏土塊放在火上烤;準備印刷時,把相應的字塊排在一塊鐵板上,在文字上覆蓋用灰、松脂、蠟配成的粘合劑;用一個緊密貼合的框架把一張紙(另一種中國發明)固定在字塊上;然後用一塊木板將其壓勻。於是,開始印刷…

現存的只有一些畢昇的印刷殘品,保存最好的是周必大的《玉堂筆記》。自此之後,如同他的身世那樣,畢昇在歷史中的身影又變得無跡可尋。唯一關於畢昇去世的信息來自沈括的記載:「畢昇死後,他的鉛字逐漸變成後代的財富。」

特點

中世紀
大工程師
特色能力

激活效果(1 次)

該城市可無視 人口數量限制再建造一個區域。
為印刷科技啟動 尤里卡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