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波隆那
特色能力

科技城邦

1位 使者: 你的 首都+2 科技值。
3位 使者: 每座圖書館+2 科技值。
6位 使者: 每所大學+2 科技值。

波隆那宗主國加成

擁有建築的區域使對應其類型的 偉人點數+1(若為擁有建築的劇院廣場區域則同時提供 大作家、 大藝術家與 大音樂家點數)。

歷史背景
這座北義大利城市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一座大學,該座大學是全世界第一座符合現代標準定義的大學。這座城市古老、富裕且充滿文化,向來是義大利自羅馬興起前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這座城市是在大約西元前510年由伊特拉斯坎文明所建立,當時稱為費爾西納。博伊人這個高盧部落在西元前4世紀征服了這座城市,而羅馬人在西元前190年拿下這座城市,並將其更名為波隆那。直到西羅馬帝國崩潰為止,這座城市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繁榮地存在了數個世紀,後來被哥德人、西哥德人、隆巴底人以及匈奴人輪流統治,接著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中。

1070年時,羅馬法查士丁尼法典的一份複本在義大利重見天日,並受到學者們的高度重視。眾多學者組成聚會,對這份文獻以及其他文件進行研究,這種非正式集會後來逐漸確立體制。不久之後,學者們便發現他們必須聚在一起,尋求俗世權威和上蒼的庇護。而波隆那這所著名的大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1088年時設立。當時的大學採取會讓現代學生望之興嘆的從下至上治理結構,亦即教授們是由學生所聘僱、支付薪水以及開除(學生們組成委員會來處理這些事務,而這個委員會有個有趣的名字:「教授的譴責者」)。可想而知,教授們對這樣的譴責相當厭倦,他們隨之成立自己的組織做為回應。當時大學中唯一會頒發的學位是博士學位,而課程的內容是研究聖經正典與民法。

為了駕馭桀傲不馴的四方諸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必須樹立起法定權力和統治正當性,而波隆那大學在當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弗雷德里克·巴巴羅薩便使用波隆那學者的著作來鞏固他的權威,並用其來作為向其他拒絕承認其權力的城市宣戰的藉口;而他還在115年時對波隆那大學頒佈特許令,以帝國國庫直接保障其資金來源,使其成為全世界第一家經過君王特許的大學。這項措施也解決了大學權威根源的問題,讓教授跟學生能夠獲得教學與學習的自由,並讓雙方在想抱怨時,能夠像現代人一樣在酒館中自己發牢騷,而無需像過去一樣幾近對簿公堂。

對於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許多巨擘先驅來說,波隆那是指引他們方向的燈塔:佩脫拉克、貝克特、哥白尼、杜勒以及許多其他傑出人物,都是波隆那大學的校友(哥白尼並且還曾任該校教授)。隨著貿易在波隆那蓬勃發展,這座城市的財富和大學所代表的正統價值觀一時成為政治派系所覬覦的目標,這點在圭爾夫派和吉伯林派兩大家族之間長時間的傾軋下展露無遺。而為保護著名家族免受暴徒侵擾,波羅納多座著名的要塞高塔便是在此時期建立。波隆那在16世紀初併入教宗國,受教皇的世俗權威所管轄。

現在,這座城市是義大利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其教堂、宮殿以及門廊均已經過整修並獲妥善保存。波隆那大學曾是所有大學的原型,至今也在藝術與科學領域持續作育英才。從遠方來的旅客不僅能享受這座城市所提供的文化、美食及音樂,還能體驗這座城市充滿精神內涵的生活型態。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bologna

城邦類型

icon_citystate_science
科學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bologna

城邦類型

icon_citystate_science
科學
特色能力

科技城邦

1位 使者: 你的 首都+2 科技值。
3位 使者: 每座圖書館+2 科技值。
6位 使者: 每所大學+2 科技值。

波隆那宗主國加成

擁有建築的區域使對應其類型的 偉人點數+1(若為擁有建築的劇院廣場區域則同時提供 大作家、 大藝術家與 大音樂家點數)。

歷史背景
這座北義大利城市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一座大學,該座大學是全世界第一座符合現代標準定義的大學。這座城市古老、富裕且充滿文化,向來是義大利自羅馬興起前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這座城市是在大約西元前510年由伊特拉斯坎文明所建立,當時稱為費爾西納。博伊人這個高盧部落在西元前4世紀征服了這座城市,而羅馬人在西元前190年拿下這座城市,並將其更名為波隆那。直到西羅馬帝國崩潰為止,這座城市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繁榮地存在了數個世紀,後來被哥德人、西哥德人、隆巴底人以及匈奴人輪流統治,接著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中。

1070年時,羅馬法查士丁尼法典的一份複本在義大利重見天日,並受到學者們的高度重視。眾多學者組成聚會,對這份文獻以及其他文件進行研究,這種非正式集會後來逐漸確立體制。不久之後,學者們便發現他們必須聚在一起,尋求俗世權威和上蒼的庇護。而波隆那這所著名的大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1088年時設立。當時的大學採取會讓現代學生望之興嘆的從下至上治理結構,亦即教授們是由學生所聘僱、支付薪水以及開除(學生們組成委員會來處理這些事務,而這個委員會有個有趣的名字:「教授的譴責者」)。可想而知,教授們對這樣的譴責相當厭倦,他們隨之成立自己的組織做為回應。當時大學中唯一會頒發的學位是博士學位,而課程的內容是研究聖經正典與民法。

為了駕馭桀傲不馴的四方諸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必須樹立起法定權力和統治正當性,而波隆那大學在當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弗雷德里克·巴巴羅薩便使用波隆那學者的著作來鞏固他的權威,並用其來作為向其他拒絕承認其權力的城市宣戰的藉口;而他還在115年時對波隆那大學頒佈特許令,以帝國國庫直接保障其資金來源,使其成為全世界第一家經過君王特許的大學。這項措施也解決了大學權威根源的問題,讓教授跟學生能夠獲得教學與學習的自由,並讓雙方在想抱怨時,能夠像現代人一樣在酒館中自己發牢騷,而無需像過去一樣幾近對簿公堂。

對於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許多巨擘先驅來說,波隆那是指引他們方向的燈塔:佩脫拉克、貝克特、哥白尼、杜勒以及許多其他傑出人物,都是波隆那大學的校友(哥白尼並且還曾任該校教授)。隨著貿易在波隆那蓬勃發展,這座城市的財富和大學所代表的正統價值觀一時成為政治派系所覬覦的目標,這點在圭爾夫派和吉伯林派兩大家族之間長時間的傾軋下展露無遺。而為保護著名家族免受暴徒侵擾,波羅納多座著名的要塞高塔便是在此時期建立。波隆那在16世紀初併入教宗國,受教皇的世俗權威所管轄。

現在,這座城市是義大利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其教堂、宮殿以及門廊均已經過整修並獲妥善保存。波隆那大學曾是所有大學的原型,至今也在藝術與科學領域持續作育英才。從遠方來的旅客不僅能享受這座城市所提供的文化、美食及音樂,還能體驗這座城市充滿精神內涵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