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護衛艦
說明
文藝復興時期的遠程海軍單位。
歷史背景
18世紀的護衛艦是橫帆三桅船,這種船很小,所以無法加入戰列,幾個世紀以來,護衛艦發展成了一種快速的導彈運輸艦,它非常靈活,可以躲避一些超級大輪船。但護衛艦在海戰中的角色並未發生變化,仍然執行巡邏和護航任務。英國皇家海軍宣稱任何一艘裝備齊全的星級護衛艦都能在單獨一個連續甲板上運載至少28門火炮;儘管英國海軍部做了最大努力來限定「護衛艦」的範圍,但它們還是呈現出不同的大小和外形,甚至還出現了19世紀中期的裝甲艦。現代「護衛艦」只是虛有其名而已;從二戰開始,任何比驅逐艦小的艦艇都被稱為護衛艦。在現代海戰中使用導彈使護衛艦變得更具致命性且更划算。「便宜的」護衛艦就能完成一切任務,何必去建造笨拙的巨型戰列艦、巡洋艦或者驅逐艦呢?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frigate

要求

科技
生產力消耗
基本花費:280 生產力
購買成本
基本花費:1120 金幣
維護費用
基本花費:5 金幣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frigate
說明
文藝復興時期的遠程海軍單位。
歷史背景
18世紀的護衛艦是橫帆三桅船,這種船很小,所以無法加入戰列,幾個世紀以來,護衛艦發展成了一種快速的導彈運輸艦,它非常靈活,可以躲避一些超級大輪船。但護衛艦在海戰中的角色並未發生變化,仍然執行巡邏和護航任務。英國皇家海軍宣稱任何一艘裝備齊全的星級護衛艦都能在單獨一個連續甲板上運載至少28門火炮;儘管英國海軍部做了最大努力來限定「護衛艦」的範圍,但它們還是呈現出不同的大小和外形,甚至還出現了19世紀中期的裝甲艦。現代「護衛艦」只是虛有其名而已;從二戰開始,任何比驅逐艦小的艦艇都被稱為護衛艦。在現代海戰中使用導彈使護衛艦變得更具致命性且更划算。「便宜的」護衛艦就能完成一切任務,何必去建造笨拙的巨型戰列艦、巡洋艦或者驅逐艦呢?

要求

科技
生產力消耗
基本花費:280 生產力
購買成本
基本花費:1120 金幣
維護費用
基本花費:5 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