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戰列艦
說明
現代海軍遠程單位。為一個格位以內的單位提供掩護以躲避空襲和核攻擊。
歷史背景
主宰20世紀初海上形勢的無畏艦演變成了戰列艦,後者更大更快,且配有更大的大炮和更厚的盔甲,它的一次齊射能讓任何漂浮在海面上的東西(包括彼此)沉沒。大量的無畏艦和巡洋艦在日德蘭半島進行廝殺,第一艘「真正」的戰列艦也於1916年在那裡進行戰鬥,最終德軍和英軍打成了平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其他一些國際條約在盡量限制戰列艦的大小和火力裝備,但它仍演變成了大眾想象中的龐然大物。二戰是戰列艦的黃金時期,所有著名的戰列艦都在這亂世之中起航:俾斯麥號、霍德號、亞利桑那號、大和號、密蘇里號,等等,但它們也一起見證了戰爭的終結。戰機、潛艇、雷達導引導彈和其他科技奇蹟讓戰列艦最終成為了漂浮的海岸炮台和鏽跡斑斑的旅遊景點。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battleship

要求

科技
生產力消耗
基本花費:430 生產力
購買成本
基本花費:1720 金幣
維護費用
基本花費:6 金幣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battleship
說明
現代海軍遠程單位。為一個格位以內的單位提供掩護以躲避空襲和核攻擊。
歷史背景
主宰20世紀初海上形勢的無畏艦演變成了戰列艦,後者更大更快,且配有更大的大炮和更厚的盔甲,它的一次齊射能讓任何漂浮在海面上的東西(包括彼此)沉沒。大量的無畏艦和巡洋艦在日德蘭半島進行廝殺,第一艘「真正」的戰列艦也於1916年在那裡進行戰鬥,最終德軍和英軍打成了平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其他一些國際條約在盡量限制戰列艦的大小和火力裝備,但它仍演變成了大眾想象中的龐然大物。二戰是戰列艦的黃金時期,所有著名的戰列艦都在這亂世之中起航:俾斯麥號、霍德號、亞利桑那號、大和號、密蘇里號,等等,但它們也一起見證了戰爭的終結。戰機、潛艇、雷達導引導彈和其他科技奇蹟讓戰列艦最終成為了漂浮的海岸炮台和鏽跡斑斑的旅遊景點。

要求

科技
生產力消耗
基本花費:430 生產力
購買成本
基本花費:1720 金幣
維護費用
基本花費:6 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