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遠古時代
古典時期
中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
工業時代
現代
原子能時代
火箭技術
合成材料
計算機
核裂變
高級彈道學
現代航空
塑膠
聯合作戰
資訊時代
未來時代
火箭技術
說明
採石場改良設施+1
生產力。
歷史背景
沒有人確切知道誰發射了第一個火箭。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火箭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232年,中國人用它來抗擊蒙古人,大約24公里外都能聽到爆炸聲。另一些人則聲稱「地老鼠」是第一種火箭,這是一種爆竹,1264年,宋理宗在恭聖仁烈楊太后的生日宴上燃放過這種東西。能夠確定的是第一本提到火箭的書籍是《火龍神書》,是由炮兵軍官焦玉在14世紀中期撰寫的;這本書甚至描述了貌似被中國海軍使用的第一個多級火箭。
直到二戰,火箭都還是一種射程相對較短、不精確且笨拙的武器…或者被用來製作美麗的煙花(不是那種無法美麗爆炸的軍用火箭)。1792年,蒂普蘇丹用鐵殼火箭來保衛邁索爾以抵抗貪婪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見識到了這種東西的威力,於是開發出了使用固體燃料的康格里夫火箭,以此來與法國、美國以及其他討厭的國家相競爭。1914年,羅伯特•戈達德受到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荒誕離奇的故事的啓發,取得了多個發明專利,這些發明在火箭歷史上非常關鍵:燃燒室、多段式、以及噴嘴來加快排氣速度。
同時,德國科學家也改善了他們自己設計的火箭,目的當然是為了轟炸敵人。V–1是一個粗糙且過於簡單的飛彈,V–2簡直就是個奇蹟,同時火箭科學家仍在使用渦輪泵、慣性導引系統和其他一些新事物。二戰的結束引發了「太空競賽」,兩個超級大國「同化」了一些來自佩納明德的德國頂尖火箭科學家,特別是美國將華納•馮•布朗納入麾下。雖然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第一次讓人類進入軌道,但美國卻第一個建造了帶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
「科學火箭神話被編成了神話,這和它真正的困難不相稱。」
——約翰•卡馬克
「當你發射一枚火箭,你並不是真正讓火箭自己飛行。它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中。」
——麥可•安德森
解鎖
要求
原子能時代
所需的科技
無線電
化學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148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通過大科學家或間諜加速。
進展
解鎖科技
衛星
制導系統
說明
採石場改良設施+1
生產力。
歷史背景
沒有人確切知道誰發射了第一個火箭。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火箭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232年,中國人用它來抗擊蒙古人,大約24公里外都能聽到爆炸聲。另一些人則聲稱「地老鼠」是第一種火箭,這是一種爆竹,1264年,宋理宗在恭聖仁烈楊太后的生日宴上燃放過這種東西。能夠確定的是第一本提到火箭的書籍是《火龍神書》,是由炮兵軍官焦玉在14世紀中期撰寫的;這本書甚至描述了貌似被中國海軍使用的第一個多級火箭。
直到二戰,火箭都還是一種射程相對較短、不精確且笨拙的武器…或者被用來製作美麗的煙花(不是那種無法美麗爆炸的軍用火箭)。1792年,蒂普蘇丹用鐵殼火箭來保衛邁索爾以抵抗貪婪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見識到了這種東西的威力,於是開發出了使用固體燃料的康格里夫火箭,以此來與法國、美國以及其他討厭的國家相競爭。1914年,羅伯特•戈達德受到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荒誕離奇的故事的啓發,取得了多個發明專利,這些發明在火箭歷史上非常關鍵:燃燒室、多段式、以及噴嘴來加快排氣速度。
同時,德國科學家也改善了他們自己設計的火箭,目的當然是為了轟炸敵人。V–1是一個粗糙且過於簡單的飛彈,V–2簡直就是個奇蹟,同時火箭科學家仍在使用渦輪泵、慣性導引系統和其他一些新事物。二戰的結束引發了「太空競賽」,兩個超級大國「同化」了一些來自佩納明德的德國頂尖火箭科學家,特別是美國將華納•馮•布朗納入麾下。雖然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第一次讓人類進入軌道,但美國卻第一個建造了帶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
「科學火箭神話被編成了神話,這和它真正的困難不相稱。」
——約翰•卡馬克
「當你發射一枚火箭,你並不是真正讓火箭自己飛行。它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中。」
——麥可•安德森
解鎖
要求
原子能時代
所需的科技
無線電
化學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148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通過大科學家或間諜加速。
進展
解鎖科技
衛星
制導系統
語言
English (United States)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Deutsche (Deutschland)
Español (España)
Francés (Francia)
Italiano (Italia)
日本語 (日本)
한국어(대한민국)
Polski (Polska)
Português (Brasil)
Русский (Россия)
選擇規則集
標準的規則
資料片:迭起興衰
資料片:風雲際會
版权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