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遠古時代

古典時期

中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

工業時代

現代

資訊時代

未來時代

聯合作戰
歷史背景
從最早的時代開始,能幹的軍官已將步兵、弓箭手和任何在戰爭中被認為是騎兵的編隊整合了起來,這項計劃大體上是成功的。但直到古斯塔夫•阿道夫戰役,他給步兵兵團裝備了能射1公斤重炮彈的火炮,並且將火槍手隊伍加入到他的騎兵部隊中,這一概念才表現出其真正的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歐洲國家將火槍手、輕步兵、騎兵和騎炮兵合併成了統一的大部隊。拿破崙通過使用大軍團裡由輕騎兵組成的快速移動的先遣部隊、輕步兵和騎炮兵來徹底改變了戰略。

雖然西線戰場已陷入塹壕戰,但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帶來了兩樣新武器:坦克和飛機。接下來,在大暴動發生之前的幾年裡,各式各樣的軍事思想家為他們預想的「全兵種協同戰爭」提出了新的聯合作戰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近距離炮火支援,擁有用空中支援的步坦協同突擊等。其中一個德國軍官埃爾溫•隆美爾的想法引起了大家注意,他在1934年發表了《連排級單位的作戰任務》一書。在摩托化步兵、自行火炮和專屬的對地支援飛機掩護下快速機動的裝甲兵編隊,正是日後在東西線戰場大獲成功的閃電戰戰術雛形。

打敗德國後,超級大國採用了聯合作戰的原則(更不用說還準備大量投擲核子導彈)。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63年將獨立的陸海空特遣部隊這一概念形式化。越南戰爭和蘇阿戰爭將空運機動部隊和「特種部隊」帶到了戰場,使得快速打擊部隊能在不適合傳統聯合作戰的各種地形條件下進行突襲。最終,海灣戰爭讓世界有機會看到這種新式聯合作戰理論用於實踐,並且卓有成效 。
PortraitSquare
icon_tech_combined_arms
「有意義的戰鬥勝過無意義的生活。」
——喬治•史密斯•巴頓
「戰爭中最不可估量的東西是人的意志力。」
——李德•哈特

解鎖

航空母艦
驅逐艦
鈾

要求

原子能時代
所需的科技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148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擁有3支軍隊或無敵艦隊

進展

解鎖科技
PortraitSquare
icon_tech_combined_arms
歷史背景
從最早的時代開始,能幹的軍官已將步兵、弓箭手和任何在戰爭中被認為是騎兵的編隊整合了起來,這項計劃大體上是成功的。但直到古斯塔夫•阿道夫戰役,他給步兵兵團裝備了能射1公斤重炮彈的火炮,並且將火槍手隊伍加入到他的騎兵部隊中,這一概念才表現出其真正的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歐洲國家將火槍手、輕步兵、騎兵和騎炮兵合併成了統一的大部隊。拿破崙通過使用大軍團裡由輕騎兵組成的快速移動的先遣部隊、輕步兵和騎炮兵來徹底改變了戰略。

雖然西線戰場已陷入塹壕戰,但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帶來了兩樣新武器:坦克和飛機。接下來,在大暴動發生之前的幾年裡,各式各樣的軍事思想家為他們預想的「全兵種協同戰爭」提出了新的聯合作戰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近距離炮火支援,擁有用空中支援的步坦協同突擊等。其中一個德國軍官埃爾溫•隆美爾的想法引起了大家注意,他在1934年發表了《連排級單位的作戰任務》一書。在摩托化步兵、自行火炮和專屬的對地支援飛機掩護下快速機動的裝甲兵編隊,正是日後在東西線戰場大獲成功的閃電戰戰術雛形。

打敗德國後,超級大國採用了聯合作戰的原則(更不用說還準備大量投擲核子導彈)。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63年將獨立的陸海空特遣部隊這一概念形式化。越南戰爭和蘇阿戰爭將空運機動部隊和「特種部隊」帶到了戰場,使得快速打擊部隊能在不適合傳統聯合作戰的各種地形條件下進行突襲。最終,海灣戰爭讓世界有機會看到這種新式聯合作戰理論用於實踐,並且卓有成效 。
「有意義的戰鬥勝過無意義的生活。」
——喬治•史密斯•巴頓
「戰爭中最不可估量的東西是人的意志力。」
——李德•哈特

解鎖

航空母艦
驅逐艦
鈾

要求

原子能時代
所需的科技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148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擁有3支軍隊或無敵艦隊

進展

解鎖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