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遠古時代

古典時期

中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

工業時代

原子能時代

資訊時代

動員
說明
允許3個相同單位組成一支軍隊或無敵艦隊。有一個新戰爭藉口可用:領土擴張戰爭。
歷史背景
自從第一個酋長號召他所有身強力壯的隨從去拿起棍棒然後跟隨他,動員就成了政府的特權。但是,從督政府大規模徵召兵力以保護法國大革命時起,「動員」才真正開始存在。到美國南北戰爭之時,新技術,尤其是電報和鐵路,使國家徵募和召集部隊變得更加有效。據估計,美利堅聯盟國動員了其約11%的(自由)人口參戰,而普魯士則可以迅速動員其75%的預備役人員 … 這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效果斐然。

英國和美國是兩個迅速工業化的國家,他們將世界帶領進計劃動員之中。英國需要一種方法把大量的紅衫軍送到遙遠的地方以維持他們的帝國;而美國也需要一種方法將大量的美國兵運送至遙遠的地方以建立自己的帝國。當面對非洲布爾人時,英國能夠快速調動軍隊並且猛烈攻擊直至對方投降。受古巴獨立運動的刺激,美國也同樣成功地使用武力對加勒比海和菲律賓的倒霉的西班牙人施加壓力。歐洲其他國家注意到了這種方式,在1914年7月斐迪南大公被暗殺之後,奧地利和俄羅斯先後開始動員軍隊,於是所有的大國也都這麼做了。

二十年後,他們又一次處在了相同的境地,起因波蘭于8月24日德國人眼前沿著他們的邊境集結,進行了一次局部兵力動員。幾天之內,英國和法國都調動了起來 … 總的來說,德國、義大利和蘇聯一直都處於一種半永久性動員狀態。此後,美國在1947年通過《國家安全法》,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旨在實現快速動員和部署的計劃,於是大多數「自由世界」的國家都跟隨了美國的領導。雖然在進行冷戰,但在蕈狀雲的陰影下,這種精心的計劃仍變得沒有實際意義。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c_mobilization
「當他們為戰爭做準備時,那些最有發言權的人大量發表和平宣言,直到完成整個動員過程。」
——史蒂芬•茨威格
為了團結人民,政府需要敵人…如果沒有真正的敵人,他們會造一個,以此讓大家動員起來。
——一行禪師

解鎖

全民動員
宣佈領土擴張戰爭

要求

現代
所需的市政
文化值消耗
基本花費:1410 文化值
提升條件
您的軍隊裡有3支兵團。

進展

解鎖市政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c_mobilization
說明
允許3個相同單位組成一支軍隊或無敵艦隊。有一個新戰爭藉口可用:領土擴張戰爭。
歷史背景
自從第一個酋長號召他所有身強力壯的隨從去拿起棍棒然後跟隨他,動員就成了政府的特權。但是,從督政府大規模徵召兵力以保護法國大革命時起,「動員」才真正開始存在。到美國南北戰爭之時,新技術,尤其是電報和鐵路,使國家徵募和召集部隊變得更加有效。據估計,美利堅聯盟國動員了其約11%的(自由)人口參戰,而普魯士則可以迅速動員其75%的預備役人員 … 這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效果斐然。

英國和美國是兩個迅速工業化的國家,他們將世界帶領進計劃動員之中。英國需要一種方法把大量的紅衫軍送到遙遠的地方以維持他們的帝國;而美國也需要一種方法將大量的美國兵運送至遙遠的地方以建立自己的帝國。當面對非洲布爾人時,英國能夠快速調動軍隊並且猛烈攻擊直至對方投降。受古巴獨立運動的刺激,美國也同樣成功地使用武力對加勒比海和菲律賓的倒霉的西班牙人施加壓力。歐洲其他國家注意到了這種方式,在1914年7月斐迪南大公被暗殺之後,奧地利和俄羅斯先後開始動員軍隊,於是所有的大國也都這麼做了。

二十年後,他們又一次處在了相同的境地,起因波蘭于8月24日德國人眼前沿著他們的邊境集結,進行了一次局部兵力動員。幾天之內,英國和法國都調動了起來 … 總的來說,德國、義大利和蘇聯一直都處於一種半永久性動員狀態。此後,美國在1947年通過《國家安全法》,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旨在實現快速動員和部署的計劃,於是大多數「自由世界」的國家都跟隨了美國的領導。雖然在進行冷戰,但在蕈狀雲的陰影下,這種精心的計劃仍變得沒有實際意義。
「當他們為戰爭做準備時,那些最有發言權的人大量發表和平宣言,直到完成整個動員過程。」
——史蒂芬•茨威格
為了團結人民,政府需要敵人…如果沒有真正的敵人,他們會造一個,以此讓大家動員起來。
——一行禪師

解鎖

全民動員
宣佈領土擴張戰爭

要求

現代
所需的市政
文化值消耗
基本花費:1410 文化值
提升條件
您的軍隊裡有3支兵團。

進展

解鎖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