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领袖
城邦
区域
建筑
奇观和项目
单位
单位强化
伟人
科技
市政
政体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资源
改良设施和路线
总督
历史时刻
毕昇
历史背景
在约990年的宋朝,出身平民(这是关于他早年生活的唯一了解)的毕昇在1041至1048年的某个时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那个印刷《圣经》上的简短节选的名叫古腾堡的业余爱好者要早很多年。虽然在学者沈括的著作中仅仅提到了毕昇的名字,但他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细节(由胶泥做成)在中国各种文献中随处可见。

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块黏土,把它擀成和硬币的边缘一样薄;把字刻在黏土的表面(这是一项乏味的工作,因为当时中国的汉字有3千多个);把单个带字的黏土块放在火上烤;准备印刷时,把相应的字块排在一块铁板上,在文字上覆盖用灰、松脂、蜡配成的粘合剂;用一个紧密贴合的框架把一张纸(另一种中国发明)固定在字块上;然后用一块木板将其压匀。于是,开始印刷…

现存的只有一些毕昇的印刷残品,保存最好的是周必大的《玉堂笔记》。自此之后,如同他的身世那样,毕昇在历史中的身影又变得无迹可寻。唯一关于毕昇去世的信息来自沈括的记载:“昇死,其印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特色能力

激活效果(1 次数)

该城市可无视 人口数量限制再建造一个区域。
为印刷科技启动 尤里卡时刻。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engineer

特点

中世纪
大工程师
PortraitSquare
icon_unit_great_engineer
历史背景
在约990年的宋朝,出身平民(这是关于他早年生活的唯一了解)的毕昇在1041至1048年的某个时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那个印刷《圣经》上的简短节选的名叫古腾堡的业余爱好者要早很多年。虽然在学者沈括的著作中仅仅提到了毕昇的名字,但他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细节(由胶泥做成)在中国各种文献中随处可见。

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块黏土,把它擀成和硬币的边缘一样薄;把字刻在黏土的表面(这是一项乏味的工作,因为当时中国的汉字有3千多个);把单个带字的黏土块放在火上烤;准备印刷时,把相应的字块排在一块铁板上,在文字上覆盖用灰、松脂、蜡配成的粘合剂;用一个紧密贴合的框架把一张纸(另一种中国发明)固定在字块上;然后用一块木板将其压匀。于是,开始印刷…

现存的只有一些毕昇的印刷残品,保存最好的是周必大的《玉堂笔记》。自此之后,如同他的身世那样,毕昇在历史中的身影又变得无迹可寻。唯一关于毕昇去世的信息来自沈括的记载:“昇死,其印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特点

中世纪
大工程师
特色能力

激活效果(1 次数)

该城市可无视 人口数量限制再建造一个区域。
为印刷科技启动 尤里卡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