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政體
軍事政策
經濟政策
外交政策
外交聯盟
民主兵工廠
炮艦外交
核間諜
商人聯盟
國際航太中心
密碼學
統治
集體行動主義
極權國家
遏制
魅力型領袖
權術主義
偉人政策
權術主義
說明
間諜+50%
生產力。間諜行動時間減少25%。
歷史背景
按照定義,「權術主義」指「在政治權術中採用狡猾欺詐手段」(在心理學中,它被定義為黑暗人格之一,但是這要另當別論)。在馬基亞維利的作品《戰爭藝術》(1521年)和《君主論》(1532年)中,他宣導高效的統治者一貫採用刺探、欺騙和暗殺手段保障自身利益…當然也是國家的利益。雖然許多國王切實採取了他的建議,但是建成文藝復興時期頂級間諜網路的是伊麗莎白女王的「間諜首腦」(實際上是國務大臣),他們僱傭語言學家、學者、作家、工程師、士兵和外交家搜查分析(國內外)情報。
要求
市政
外交部門
說明
間諜+50%
生產力。間諜行動時間減少25%。
歷史背景
按照定義,「權術主義」指「在政治權術中採用狡猾欺詐手段」(在心理學中,它被定義為黑暗人格之一,但是這要另當別論)。在馬基亞維利的作品《戰爭藝術》(1521年)和《君主論》(1532年)中,他宣導高效的統治者一貫採用刺探、欺騙和暗殺手段保障自身利益…當然也是國家的利益。雖然許多國王切實採取了他的建議,但是建成文藝復興時期頂級間諜網路的是伊麗莎白女王的「間諜首腦」(實際上是國務大臣),他們僱傭語言學家、學者、作家、工程師、士兵和外交家搜查分析(國內外)情報。
要求
市政
外交部門
語言
English (United States)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Deutsche (Deutschland)
Español (España)
Francés (Francia)
Italiano (Italia)
日本語 (日本)
한국어(대한민국)
Polski (Polska)
Português (Brasil)
Русский (Россия)
選擇規則集
標準的規則
資料片:迭起興衰
資料片:風雲際會
版权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