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政體
軍事政策
經濟政策
外交政策
外交聯盟
民主兵工廠
炮艦外交
核間諜
商人聯盟
國際航太中心
密碼學
統治
集體行動主義
極權國家
遏制
魅力型領袖
權術主義
偉人政策
統治
說明
作為宗主國時,獲得你的每個下轄的城邦+2
科技值、
文化值、
信仰值和
金幣。
歷史背景
當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破產,英國皇家軍隊不得不介入以平息印度士兵起義時,印度次大陸的統治被轉讓予王權,即維多利亞女王本人,1858年6月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冕為印度女皇。英屬印度分裂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由英國直接控制,另一部分由印度王公控制(當然是在英國的「監督」下)…直到1947年英國統治結束時,印度土邦約為565個。大部分土邦在名義上是自治的,但其實在國防、外交、通訊、交通和貿易等方面都受英國控制(事實上,土邦大部分的商品都出口至英國,以支付所有其他方面的費用)。
要求
市政
殖民主義
說明
作為宗主國時,獲得你的每個下轄的城邦+2
科技值、
文化值、
信仰值和
金幣。
歷史背景
當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破產,英國皇家軍隊不得不介入以平息印度士兵起義時,印度次大陸的統治被轉讓予王權,即維多利亞女王本人,1858年6月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冕為印度女皇。英屬印度分裂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由英國直接控制,另一部分由印度王公控制(當然是在英國的「監督」下)…直到1947年英國統治結束時,印度土邦約為565個。大部分土邦在名義上是自治的,但其實在國防、外交、通訊、交通和貿易等方面都受英國控制(事實上,土邦大部分的商品都出口至英國,以支付所有其他方面的費用)。
要求
市政
殖民主義
語言
English (United States)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Deutsche (Deutschland)
Español (España)
Francés (Francia)
Italiano (Italia)
日本語 (日本)
한국어(대한민국)
Polski (Polska)
Português (Brasil)
Русский (Россия)
選擇規則集
標準的規則
資料片:迭起興衰
資料片:風雲際會
版权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