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遠古時代

古典時期

中世紀

工業時代

現代

原子能時代

資訊時代

大量生產
歷史背景
直到工業革命時期,「大量生產」的想法僅限於陶器(模具 ),中國弩配有可互換零件,書籍在流水線上生產。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已經開始在它著名的造船廠大批生產船隻以保持他們對地中海的控制,他們使用預製的零部件和裝配線,三個世紀以來,無人能在產量上超過他們。在效率達到頂峰時,造船廠可以在一天內生產出一艘遠洋運輸的船,並僱傭了大約一萬名工人。

同時,印刷機催生了另一種大規模生產,為大眾生產出價格低廉的標準化書籍。雖然活字印刷的產品不如手抄書美觀耐用,但它們便宜,並且牢固建立了不論數量多少,質量(任何級別)皆統一的觀點。同時,模具被用於大量生產完全相同的陶瓷和金屬製品,在英國和法國,工作坊裡配備了數以百計的紡紗工和織布工,大量生產出統一的羊毛服裝。

工業革命使幾乎所有一切都能進行大量生產,甚至是一些在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開始時還未被發明的事物。

1914年,亨利•福特意識到可以建造一條輸送帶,汽車在這條線上移動,給這條線上的每個工人一些能獨立完成的專業任務,這樣他可以便宜而又有效率地製造汽車。在工廠裡製造T型車的時間從728分鐘降到了98分鐘;時間最終降為每24分鐘就能生產一台T型車。曾經人們興奮地為大量生產的質量相同的物品支付額外的錢,現在手工製作的東西具有更高價值。這就是進步…
PortraitSquare
icon_tech_mass_production
「人們可以選擇任何顏色的T型車——只要它是黑的。」
——亨利•福特
「那些可以被貼上標籤、包裝、進行大量生產的東西既不是真理也不是藝術。」
——馬蒂•魯賓

解鎖

造船廠
威尼斯兵工廠

要求

文藝復興時期
所需的科技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54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創建1座伐木場。

進展

解鎖科技
PortraitSquare
icon_tech_mass_production
歷史背景
直到工業革命時期,「大量生產」的想法僅限於陶器(模具 ),中國弩配有可互換零件,書籍在流水線上生產。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已經開始在它著名的造船廠大批生產船隻以保持他們對地中海的控制,他們使用預製的零部件和裝配線,三個世紀以來,無人能在產量上超過他們。在效率達到頂峰時,造船廠可以在一天內生產出一艘遠洋運輸的船,並僱傭了大約一萬名工人。

同時,印刷機催生了另一種大規模生產,為大眾生產出價格低廉的標準化書籍。雖然活字印刷的產品不如手抄書美觀耐用,但它們便宜,並且牢固建立了不論數量多少,質量(任何級別)皆統一的觀點。同時,模具被用於大量生產完全相同的陶瓷和金屬製品,在英國和法國,工作坊裡配備了數以百計的紡紗工和織布工,大量生產出統一的羊毛服裝。

工業革命使幾乎所有一切都能進行大量生產,甚至是一些在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開始時還未被發明的事物。

1914年,亨利•福特意識到可以建造一條輸送帶,汽車在這條線上移動,給這條線上的每個工人一些能獨立完成的專業任務,這樣他可以便宜而又有效率地製造汽車。在工廠裡製造T型車的時間從728分鐘降到了98分鐘;時間最終降為每24分鐘就能生產一台T型車。曾經人們興奮地為大量生產的質量相同的物品支付額外的錢,現在手工製作的東西具有更高價值。這就是進步…
「人們可以選擇任何顏色的T型車——只要它是黑的。」
——亨利•福特
「那些可以被貼上標籤、包裝、進行大量生產的東西既不是真理也不是藝術。」
——馬蒂•魯賓

解鎖

造船廠
威尼斯兵工廠

要求

文藝復興時期
所需的科技
研究費用
基本花費:540 科技值
提升條件
創建1座伐木場。

進展

解鎖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