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農奴制
說明
新訓練的建造者獲得兩點額外勞動力。
歷史背景
不同形式的以土地為媒介的剝削制度在早先的文明中就已存在(如羅馬的隸農制),但中世紀的農奴制開始於10世紀卡洛林王朝覆滅後。那時候,領主需要有人能始終在他們的領地做農活,而農民本身需要領主的保護,否則任何人都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或損失…因此,農奴制在歐洲各地應運而生。到了12、13世紀,農奴制已被寫進法律,並有十分嚴格的規定,因為農奴不是奴隸,他們享有自己的權利(儘管這權利可能很有限)。強大的君主和中央集權政府逐漸崛起後,農奴制不再適用,1400年時,真正的農奴已經鮮有存在…不過俄國除外。
PortraitSquare
icon_policy_serfdom

特點

隨著發展會被以下取代

要求

市政
PortraitSquare
icon_policy_serfdom
說明
新訓練的建造者獲得兩點額外勞動力。
歷史背景
不同形式的以土地為媒介的剝削制度在早先的文明中就已存在(如羅馬的隸農制),但中世紀的農奴制開始於10世紀卡洛林王朝覆滅後。那時候,領主需要有人能始終在他們的領地做農活,而農民本身需要領主的保護,否則任何人都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或損失…因此,農奴制在歐洲各地應運而生。到了12、13世紀,農奴制已被寫進法律,並有十分嚴格的規定,因為農奴不是奴隸,他們享有自己的權利(儘管這權利可能很有限)。強大的君主和中央集權政府逐漸崛起後,農奴制不再適用,1400年時,真正的農奴已經鮮有存在…不過俄國除外。

特點

隨著發展會被以下取代

要求

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