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遠古時代
技藝
法典
帝國初期
軍事傳統
神秘主義
國家勞動力
對外貿易
古典時期
中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
工業時代
現代
原子能時代
資訊時代
帝國初期
說明
解鎖加固邊界和向其他文明開放邊界的能力。
歷史背景
國家的自然發展模式模式是指一個國家,不管是什麼原因,在經濟和軍事上變得比它的鄰國更強大並且征服它們 … 從而創造一個「帝國」。征服的國家越多,它就越強大,所以它征服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最終,當它開始不思進取時,帝國擴張的步伐就停止了。有時是因為其鄰國比自己強大,但更多是因為它已變得低效而又腐朽,最終它不再適合進行遠離中心的征服戰爭。早期帝國的擴張通常是由通信和運輸的技術水準決定的。到了一定程度,帝國就會衰弱並且分裂成較小的國家 … 於是循環又重新開始。
帝國是個多種族、跨國界且層級分明的政治體,也就是由單一中央集權的「皇帝」由上而下進行統治的政治體系。史上第一個「帝國」是阿卡德王國,由薩爾貢於約西元前24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這一成就可以與巴比倫王朝的漢摩拉比在約西元17世紀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西元前15世紀,由圖特摩斯三世統治的埃及新王朝是帝國的標準。西元前1500年左右,在遙遠的中國出現了商朝,400年後周朝建立,周朝滅亡550年後,約西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在文明史上,第一個帝國是新亞述帝國,它可以與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緊接著是米底亞王國、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短暫地)等等。
帝國的創立往往是根源於「教化使命」之概念,也就是將外人納入己身的理念。這些外人都是「蠻族」,也就是來自未開化帝國的人。在希臘文和梵文中,「蠻族(barbarian)」一詞意指無法用其語言溝通的人,而中國歷史紀錄中則有過「生蠻」與「熟蠻」之別,而其分別之處便在於是否受到帝國之影響。
「回顧過去,隨著不斷變換的帝國起起伏伏,你也能預見未來。」
——馬可•奧里略
「像空調這樣的奢侈品摧毀了羅馬帝國。因為有空調,所以他們緊閉窗戶;他們無法聽到野蠻人的到來。」
——加里森•凱勒
解鎖
要求
遠古時代
所需的市政
對外貿易
文化值消耗
基本花費:70
文化值
提升條件
你文明的人口至少增長到6。
進展
解鎖市政
政治哲學
戲劇與詩歌
說明
解鎖加固邊界和向其他文明開放邊界的能力。
歷史背景
國家的自然發展模式模式是指一個國家,不管是什麼原因,在經濟和軍事上變得比它的鄰國更強大並且征服它們 … 從而創造一個「帝國」。征服的國家越多,它就越強大,所以它征服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最終,當它開始不思進取時,帝國擴張的步伐就停止了。有時是因為其鄰國比自己強大,但更多是因為它已變得低效而又腐朽,最終它不再適合進行遠離中心的征服戰爭。早期帝國的擴張通常是由通信和運輸的技術水準決定的。到了一定程度,帝國就會衰弱並且分裂成較小的國家 … 於是循環又重新開始。
帝國是個多種族、跨國界且層級分明的政治體,也就是由單一中央集權的「皇帝」由上而下進行統治的政治體系。史上第一個「帝國」是阿卡德王國,由薩爾貢於約西元前24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這一成就可以與巴比倫王朝的漢摩拉比在約西元17世紀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西元前15世紀,由圖特摩斯三世統治的埃及新王朝是帝國的標準。西元前1500年左右,在遙遠的中國出現了商朝,400年後周朝建立,周朝滅亡550年後,約西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在文明史上,第一個帝國是新亞述帝國,它可以與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緊接著是米底亞王國、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短暫地)等等。
帝國的創立往往是根源於「教化使命」之概念,也就是將外人納入己身的理念。這些外人都是「蠻族」,也就是來自未開化帝國的人。在希臘文和梵文中,「蠻族(barbarian)」一詞意指無法用其語言溝通的人,而中國歷史紀錄中則有過「生蠻」與「熟蠻」之別,而其分別之處便在於是否受到帝國之影響。
「回顧過去,隨著不斷變換的帝國起起伏伏,你也能預見未來。」
——馬可•奧里略
「像空調這樣的奢侈品摧毀了羅馬帝國。因為有空調,所以他們緊閉窗戶;他們無法聽到野蠻人的到來。」
——加里森•凱勒
解鎖
要求
遠古時代
所需的市政
對外貿易
文化值消耗
基本花費:70
文化值
提升條件
你文明的人口至少增長到6。
進展
解鎖市政
政治哲學
戲劇與詩歌
語言
English (United States)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Deutsche (Deutschland)
Español (España)
Francés (Francia)
Italiano (Italia)
日本語 (日本)
한국어(대한민국)
Polski (Polska)
Português (Brasil)
Русский (Россия)
選擇規則集
標準的規則
資料片:迭起興衰
資料片:風雲際會
版权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