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文明/領袖
城邦
區域
建築
奇觀和項目
單位
單位強化
偉人
科技
市政
政體和政策
宗教
地形和地貌
資源
改良設施和路線
行政長官
歷史性時刻
維爾紐斯
特色能力

文化城邦

1位 使者: 首都+2 文化值。
3位 使者: 每座古羅馬劇場+2 文化值。
6位 使者: 每座藝術博物館和考古博物館+2 文化值。

維爾紐斯宗主國加成

若到達最高同盟等級,所有劇院廣場可獲得+50%相鄰加成。

歷史背景
維爾紐斯位於維爾尼亞河和涅裡斯河的交匯處,距離波羅的海大約有312公里,它最先是作為一個貿易站被建立在立陶宛森林深處。在西元1323年的文字記錄中第一次提到了這個城市,當時德國猶太人被格季米納斯公爵邀請到立陶宛大公國的首都,格季米納斯公爵承諾寬容對待宗教並提供商業機會。接下裡的幾十年,在這個雄心勃勃的公爵和他兒子的帶領下,立陶宛大公國一直不斷擴張,幾乎佔領了如今的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波蘭和俄羅斯北部地區。隨著1569年,盧布林聯盟的成立,這座城市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中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

在此期間,維爾紐斯很快從一個毫無生氣的樞紐站變成了文化和政治中心。當局政府非常歡迎外來移民,成千上萬的斯拉夫人、德國人、猶太人開始來到這個蓬勃發展的城市。 1579年,史德芬•巴托利國王創立了一個機構,該機構逐漸發展成了「維爾紐斯大學」,很快,位於波羅的海諸國的最古老的大學成為了歐洲最重要的科學和文化中心。各種各樣的藝術和工藝行會被建立起來,這座城市也成為了斯堪的納維亞、波蘭和俄羅斯北部之間的主要貿易中心。

當不用和波蘭人、瑞典人、俄羅斯人、德國人打仗時,這裡的居民可以過上美好生活。雖然被稱為「巴洛克藝術」之城,但在維爾紐斯,各種建築風格都得到了極大發展,如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新古典式等等,在保存完好且獨一無二的古城裡可以看到這些風格的建築(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無處不在的博物館和紀念碑妝點著這座城市。儘管多次遭到敵人入侵,但格迪米納斯塔、大教堂廣場、莊嚴的大公爵宮殿、簽字樓、國家博物館、圖書館等建築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自1990年獨立以來,這些建築再次成為了立陶宛的中心。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vilnius

城邦類型

icon_citystate_culture
文化
PortraitSquare
icon_civilization_vilnius

城邦類型

icon_citystate_culture
文化
特色能力

文化城邦

1位 使者: 首都+2 文化值。
3位 使者: 每座古羅馬劇場+2 文化值。
6位 使者: 每座藝術博物館和考古博物館+2 文化值。

維爾紐斯宗主國加成

若到達最高同盟等級,所有劇院廣場可獲得+50%相鄰加成。

歷史背景
維爾紐斯位於維爾尼亞河和涅裡斯河的交匯處,距離波羅的海大約有312公里,它最先是作為一個貿易站被建立在立陶宛森林深處。在西元1323年的文字記錄中第一次提到了這個城市,當時德國猶太人被格季米納斯公爵邀請到立陶宛大公國的首都,格季米納斯公爵承諾寬容對待宗教並提供商業機會。接下裡的幾十年,在這個雄心勃勃的公爵和他兒子的帶領下,立陶宛大公國一直不斷擴張,幾乎佔領了如今的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波蘭和俄羅斯北部地區。隨著1569年,盧布林聯盟的成立,這座城市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中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

在此期間,維爾紐斯很快從一個毫無生氣的樞紐站變成了文化和政治中心。當局政府非常歡迎外來移民,成千上萬的斯拉夫人、德國人、猶太人開始來到這個蓬勃發展的城市。 1579年,史德芬•巴托利國王創立了一個機構,該機構逐漸發展成了「維爾紐斯大學」,很快,位於波羅的海諸國的最古老的大學成為了歐洲最重要的科學和文化中心。各種各樣的藝術和工藝行會被建立起來,這座城市也成為了斯堪的納維亞、波蘭和俄羅斯北部之間的主要貿易中心。

當不用和波蘭人、瑞典人、俄羅斯人、德國人打仗時,這裡的居民可以過上美好生活。雖然被稱為「巴洛克藝術」之城,但在維爾紐斯,各種建築風格都得到了極大發展,如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新古典式等等,在保存完好且獨一無二的古城裡可以看到這些風格的建築(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無處不在的博物館和紀念碑妝點著這座城市。儘管多次遭到敵人入侵,但格迪米納斯塔、大教堂廣場、莊嚴的大公爵宮殿、簽字樓、國家博物館、圖書館等建築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自1990年獨立以來,這些建築再次成為了立陶宛的中心。